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新質生產力進行系統性闡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進一步強調“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由此可見🏋️♂️,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新質生產力三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生邏輯關系⛈:知識產權保護是構築創新生態的“護城河”,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能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驅動新質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具體而言,知識產權保護的這一作用力🥞,體現在推動科技創新🧚🏼、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國際合作之中。
以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抓手推動科技創新,中國的創新活力、發展動力不斷躍升。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占比超四成。中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專利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主要體現形式👩🏭,專利權是科技領域重要的知識產權🧘🏻♂️。數字技術等新興領域專利數量的快速增長與質量的提升,充分彰顯了知識產權保護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知識產權與新質生產力息息相關🙎🏼♀️🔎,促進知識產權有效轉化和運用,有助於推動產業創新和能級躍升🫗,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專利轉化運用是打通知識產權🧏🏽♂️、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之間“最後一公裏”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創新方興未艾,但仍存在專利轉化率較低🟦、專利對產業科技創新支撐不足等現象🎠,我們應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製度供給和技術供給的雙重作用,有效利用專利的權益紐帶和信息鏈接功能🚧,落實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切實將專利製度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大力推進專利產業化🧕🏿,以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市場活力。高質量發展主題下,知識產權保護是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對激發市場活力的意義更為突顯。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市場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既要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又要激發市場要素配置活力,還要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
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一方面,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企業等經營主體的長期競爭力與發展驅動力。知識產權保護對於促進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努力維護經營主體的競爭活力,才能不斷激發經營主體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增強市場穩定性和企業預期,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的有效路徑🎩🚶。
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市場要素配置活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已深度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正不斷為激發市場要素配置活力作出積極貢獻🙆🏿♀️。實踐表明,構建集存證公證、登記服務、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於一體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體系,有助於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高效配置,有力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支撐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企業是創新主體,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二者推動了眾多技術革新與市場運用🫒,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亟須加快建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以製度建設回應當下經營主體密切關註的著作權侵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和特許經營等熱點問題及經營活動中常見的法律風險,持續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推動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共識,為企業家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營造氛圍。
以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國際合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為了激勵科技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更是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促進知識和科技創新成果為全人類共享、共用🕳,有效抑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科技鴻溝💁。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擴大中外互利合作帶來新機遇🧖♀️,為企業並購、技術交易等跨國經濟行為提供堅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聚焦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製度,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創新,加快要素自由流動,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5️⃣,共同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國際環境📬👨🔧。
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重要利器與核心要素,但我國一些企業存在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及糾紛應對能力不夠的現狀🏋🏽🤚🏿。對此,政府和企業應發揮各自所長並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各級政府要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構建復合型人才團隊、集聚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助力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企業要樹立自身是知識產權保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知識培訓與宣傳,培養員工的法治觀念🏢,遵守國際知識產權法規👨🏿🏫,在產品研發🤾🏻♂️🐚、市場競爭📊🙍🏻、跨國貿易等方面合理保護自身知識產權,更好地運用知識產權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參與全球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𓀖😴。
(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覃文忠)
鏈接👩🏿💻💇:https://sz.iprchn.com/bz/html/content.html?date=2024-04-17&pageIndex=3&pageId=2f00d4d6-fb9c-4e0a-bda5-800ce2f8c7e3&cid=1&articleId=e7206bc8-285c-459b-b146-d1661ce0b287&articleInd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