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向世界講好中國人的煙火氣

    來源:天下專欄   時間𓀐:2024-04-09  瀏覽𓀃:

    吃苦耐勞是中國人的世界形象👨‍🏭:什麽苦都能吃👄🧑🏻‍🔬,什麽活兒都願幹,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工作,周末也不休息,也不計較得失,等等。總體上看👩🏽‍🦰🧘🏿‍♂️,這種中國人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世界認識中國的歷史發展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是積極有效的🤦🏽‍♂️。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中國人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中國的認識並沒有隨著中國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客觀上造成了中國人世界形象的固化、刻板化⏱🆗,若不及時加以糾偏,就會導致中國國際大國形象塑造的滯後與偏頗,促生新的中國偏見,影響中國的世界化進程🫄🏿,阻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間煙火氣👲,最能見人情⛷。要破解世界認識中國的“一斑之窺”“一孔之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向世界多講中國的煙火氣🫸🏼。

    煙火氣是塵世氣而非庸俗氣👨🏿‍🚒。人非草木🎿,無論鄉間、城巷,有人在,就有人情味🤌🏼,這種味道,是塵世生活味🛴,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是酸甜苦辣🏄🏼‍♂️、悲喜交加。春節的迎禧接福,清明的行人斷魂,端午的龍舟競速👩‍🎤,中秋的闔家團圓,都是中國人的煙火氣💖。這種“氣”🗄,是正氣🙍🏻、喜氣、和氣,是凡人之氣,你我之氣👷🏼‍♀️。

    煙火氣是五味而非無味🤙🏿。“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最能體現煙火氣的是飲食👩🏿‍🏫,中國飲食中華博大精深👨🏿‍🔬,淵源悠遠,分布廣泛😜,地地不同。走進任何一個地方的美食街🏄‍♂️,你都會胃口大開。“風薰日炙土髼松💂‍♂️,松釵落處蕈花白”,這是雲南的松茸👩🏼‍🎤。“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是黃州的豬肉⏬。“珊瑚同肉軟,琥珀並脂明”,這是金華火腿……小城大城,大人小孩,都能找到對自己胃口的美食。“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國人熱愛蘇軾,不只是因為他的詩詞,還因為他從“美味”中對人生的感悟🧙🏿‍♂️🛌🏽。“知味”之人™️,無論身在何處👨‍👩‍👧‍👧🗣,地位高低🗽,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美食,享受美食,快樂人生👨🏻‍🍳。既可是街邊小攤上的小吃,也可是精雕細刻的“廚藝”🤽‍♀️🙆🏽,“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有味🧗🏼‍♀️🦹🏿,“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也有味。這樣的煙火氣👍🏻,五味俱全,就是日常生活,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情趣,在食之有味的同時🛣,留下無窮的回味⛹🏻,使人生豐溢,香味四溢🙍🏼。這種味道,也是大地的味道,萬物的味道,是人氣與地氣混合而成的天地生氣。

    煙火氣是說走就走的旅行而非固守鄉土不遠遊🐈。中國文化的基礎是農耕文明,安土重遷、安居樂業,父母在不遠遊。至於旅遊觀光,一般人視為奢侈,非人人可行,行前行後則必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即使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仍基本上是出差當旅遊,旅遊即出差👰🏿‍♂️🔲,公事到哪兒,眼睛到哪兒,匆匆去👷🏽‍♀️,匆匆回。加上旅遊產業的不成熟,基本上是“素面朝天🔫,赤裸相見”,沒規劃、沒設計、沒服務,原生態但文化價值發掘和展示不成熟。經濟基礎決定出行方式。當今中國綜合實力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老百姓不必日日為生計操勞,腰包鼓了🦹🏽‍♀️👱🏽,心態平了,靜了,也有余暇有心情出去走走看看了🏧,各地也有經濟能力發展文旅產業了,內需與外應一相逢,整個中國就動起來了👮🏽。“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世界那麽大🧑🏼‍💻🚥,我想出去走走”🚌。在稻田裏撥弄漸黃的稻穗,聽一片躁蛙,愜意地躺在海灘上看明月爬升,在泰山頂裹著大衣等日出那燦爛一瞬⛔️,在花樹下看蜜蜂與花兒嬉戲💁🏻‍♂️,在草叢裏看蚯蚓耕土、螞蟻搬家……中國人的行走故事🦉,帶著一團煙火氣🔳,走到哪兒就與哪兒的煙火氣融合,這是中國煙火氣的包容性、兼容性與共通性👬🏼,也是世界文化能夠交流的基本特性。這樣的中國煙火氣隨著中國人走出國門,也慢慢走進了世界的煙火氣,在讓世界更全面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同時🥻,豐富世界的生活方式,重塑中國的世界形象。

    煙火氣是一種審美而非世俗氣🏌️‍♀️。“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這樣的人間煙火,炊煙裏流出的都是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一舉一動👩🏽‍💼,一靜一動,一草一木,都蘊含著中國人的審美觀😧,是中國人情感家園的一分子。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人處聽鳥鳴,於瑣碎中見真情。日常煙火氣🧖🏿‍♀️,處處凡人情🤹🏼。 沒有煙火氣,哪裏是人間👉🏽?有了人味🔵☆,才有情味🪤👰🏻;有了人煙,才有情趣👐🏻。“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這些濃濃的中國煙火氣,寄托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了向往🌪👩🏻‍🦳,表達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幸福觀🐜。

    煙火氣是一種和諧而非混亂。有煙火氣處必是和平之所🪺。“炊煙晚色起,呼童掩柴扉。” 煙火氣不是烽煙四起,民不聊生,而是睦鄰友好,怡然之樂的民間和平生活。家裏有好吃的就盛一碗給鄰居分享🧜🏼,遇到煩心事到鄰居家串串門🏃‍➡️,嘮嘮嗑,誰家有喜事隨隨禮……這樣的生活,是老百姓所渴望的和平⏪,是能獲得安全感、舒適感的“大家”。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處在煙火氣中,人才有了人的感覺,人的生活🤵🏿‍♀️🛀,人才不會感覺孤獨、恐懼。眾人成群,和諧相處。眾國成群,和平相處。中國人的煙火氣🧚🏼‍♂️,就是世界和平生活的理想圖景,也是世界需要的中國智慧。

    “下咽頓除煙火氣⛅️𓀝,入齒便作冰雪聲🕺。” 英雄也喜煙火氣,“留取丹心照汗青”。“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農人多粗食,客至也求精,中國人待客之道🖨,至今仍是中國的世界交流之道🚴🏽。“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中國人追求天倫之樂,故厭惡一切破壞和平之舉👱🏿‍♀️。在鄉鎮🙎🏻‍♀️、在城區;在中國、在異鄉,中國人都在默默堅守著這份“煙火氣”👰‍♀️,也因此🚰,讓中國、讓世界更有人情味,更顯文明🚵‍♂️,更有溫度,也更有生活的熱度。

    (作者孫宜學為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院長)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4/09/WS6614f50ca3109f7860dd8be8.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