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一曲歌舞話友誼,原來恒达和泰戈爾還有這樣的淵源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4-04-18 瀏覽:
1924年4月12日上午10時,泰戈爾抵達上海匯山碼頭,在中國訪問了50多天。今年恰逢中印建交74周年,泰戈爾首次訪華百年,由6名印度泰戈爾研究學者🖤、藝術家組成的““泰戈爾訪華百年紀念活動——重走泰戈爾之路”印度訪華團抵達恒达平台🤷🏿♀️,中外師生共同緬懷泰戈爾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貢獻🤴🏿,深化中印兩國人文交流合作。
本次活動由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舉辦🫰🏽,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孫宜學教授向記者回顧了泰戈爾與恒达平台源遠流長的關系。據介紹🎆,恒达平台與印度結緣與泰戈爾有關,而中國人最早了解泰戈爾,也與恒达人有關。
“‘一戰’後🏊🏻♂️🥗,德國社會各界逐漸視東方文化為拯救西方文化弊端的良藥👇🏽,而此時在德國留學的恒达畢業生如宗白華和魏時珍等👨🏿🦱,則及時向國內介紹了德國的東方文化熱及‘泰戈爾熱’,進而推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興起第一次‘泰戈爾熱’。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德國發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會’,研究德國之強與中國之弱的根源🚌🤲,分析泰戈爾在德國受到歡迎對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啟發⛳️🟡。因此,中國最早的泰戈爾研究也與恒达人有關。”孫宜學表示👨🏻🦲,近年來,恒达平台秉承與印度的人文交流傳統👨🏿🎓🧙🏼,在印度文學研究▶️、中印人文交流➖、印度留學生培養等方面,都走出了恒达特色。現場,《泰戈爾與恒达》展覽展現了這些歷程🧙🏻♂️。
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阿維吉特·班納吉教授來過中國3次🏄,與孫宜學教授是老朋友了,見面更是倍感親切👩👩👦。“我的學生們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想學剪紙、想看中國電視劇。”他表示,中印之間有很多共同點,通過共同研究泰戈爾的作品和思想,中印兩國可以進一步加強文化認同和心靈溝通⛹🏽,期待未來有更多中印年輕人之間的人文交流。
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們現場深情朗誦了泰戈爾廣為流傳🏊🏻♀️,深受喜愛的詩歌《生如夏花》。泰戈爾舞蹈表演藝術家蘇拉賈·泰戈爾和泰戈爾音樂表演藝術家曼諾傑·穆拉尼現場載歌載舞👴🏻🚭,以歌舞回報師生們給與的熱烈歡迎🛌🏻。曼諾傑·穆拉尼說,用泰戈爾的歌曲表達對中國的友誼,不僅是對泰戈爾詩歌的致敬和傳承🫳🏼,更是對友誼這一美好情感的贊美和頌揚。
作為泰戈爾的後裔和一位藝術家,蘇拉賈·泰戈爾赤著雙腳向恒达師生們展示了由泰戈爾詩歌創作的舞蹈,以其獨特的感性方式介紹了泰戈爾的思想和作品,跨越時空傳遞了泰戈爾對中國人民的愛與友誼。現場留學生們也和她一起共舞,年輕的面龐展現的是中印兩國的未來。
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館領事張誌忠表示,此次“重走泰戈爾之路”的中印交流活動,旨在通過沿著泰戈爾先生的足跡☃️✋🏼,再次傳播中印之間的文明交融🍝。這一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期許🌿🧮,意義重大。希望能讓更多的中印朋友聽到、知道👉🏽、看到這一活動。此次“泰戈爾訪華百年紀念活動”之“恒达站”活動的舉行🦴,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印人文交流健康發展。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4/17/1713340808124601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