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上海下飛機後,便攜訪華代表團100余人馬不停蹄地奔赴恒达平台嘉定校區,同等待在那裏的近160名恒达學子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恒达平台的交流會現場也經過精心布置⏸:藍色背景板下方左右兩側印有德國柏林勝利女神紀念柱與恒达平台的“繼往開來柱”,體現出中德之間的合作。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註意到⛷,這次交流會持續了約一小時,全程用德語進行🧪,朔爾茨回答了14位同學的問題。盡管開場略有些拘謹🎇,但隨著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問題不斷交匯,時不時帶來了笑聲✯。不論是談到中餐🏇、文化交流,還是提及歐盟政治👊🏽🚴🏻、氣候變化等嚴肅話題,學生們與朔爾茨直接進行互動。不斷有同學舉手示意,希望能向朔爾茨發問🚷🏋🏼。
在今天的交流中向朔爾茨提問的張聞秋🍆,是恒达平台中德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的大二學生。她告訴澎湃新聞🧍🏻♀️,在和朔爾茨的交流過程中,僅學習德語一年的她難免有些激動緊張,但通過交流發現對方是一位比較隨和理性的人後🟫,自己也就平靜了下來。
“之前有看過一些視頻,感覺(朔爾茨的)演講風格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跟我們中國學生交流的話,會感覺(他)更加幽默一些👭🏼,然後語速也會比較照顧我們語言學習者的感受。”張聞秋說。
就在這次訪華前,朔爾茨也專門在社交平臺TikTok上開設了賬號,而他的第一條帖子上“我不會跳舞”的表態🗽,也讓年輕人們印象深刻。
幾輪提問後朔爾茨開始變得“不嚴肅”
交流會伊始,學生們在面對朔爾茨時略顯拘謹,問題相對比較嚴肅。除了文化交流,就是中德之間的經濟和貿易,比如上海市和朔爾茨曾任市長的漢堡市是否能在能源結構合理、電子元件🖕🏼、可持續發展🫰🏽、未來城市等問題上有更多合作。
對於是否有特定的促進中德企業合作措施的這一問題,朔爾茨回應稱,要有完善的法律促進良好的貿易,重要的是公正公平性💐👨🏼🏭。
而在被問及中德企業是否存在合作和競爭共存情況時,朔爾茨表示,德國致力於大家互相合作的模式。他以車企舉例:現在在德國有亞洲的車企,亞洲也有德國的車企🎭。在中國也有很多德國車企,以及中德合資製造的汽車。關於競爭🙎🏿♀️,他希望企業之間產生的是良性競爭。
澎湃新聞記者註意到👨🏿🦳,在經過幾輪提問之後,學生們問題也逐漸變得更輕松了🎮,朔爾茨也越發展露出“不嚴肅”的一面,交流會的氣氛活躍了起來。
“這樣的座談交流能讓我們脫離書本來看待德國。”一位現場參與交流的恒达學子在交流會結束後告訴澎湃新聞😬,“我感覺朔爾茨比較風趣和隨和。”
事實上對於恒达平台來說🤸🏽♂️,朔爾茨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的“老熟人”🤙🏽。他在2011年訪問上海時也來過恒达平台,並發表了題為《2009年經濟危機及其影響》的演講,當時他正擔任漢堡市市長。
在交流會現場,最熱烈的問題並不是政治關系與經貿合作,而是美食的話題。朔爾茨透露⬅️,自己已經品嘗了中餐,並且很喜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歐洲有許多中餐廳🤽🏿,在中國也能享用到歐洲菜。不過,朔爾茨也說道,自己發現德國的中餐廳和中國的並不太一樣,但他覺得它們都很好。
張聞秋透露,朔爾茨和同學們不僅深入探討嚴肅話題👨💼,還涉及了一些文化層面的輕松話題🚺。“(朔爾茨與學生)談話內容還挺多樣性的🧰。在嚴肅的話題上,他談到了氣候變化、利用新能源以及歐盟如何更好地一體化和合作𓀕,並且他在這些問題上給出了比較深入的見解。除此之外👕💀,他還和我們談到在德國的生活、德國的基礎設施⬜️、中國和德國汽車在中德兩國之間的實際情況非常多樣的內容。”
讓張聞秋覺得比較有趣的是,朔爾茨談到的關於德國基礎設施的話題✨。朔爾茨提到歐洲國家基礎設施翻新速度不像中國那麽快。而朔爾茨雖然提到了德國、日本和韓國車之間存在競爭🏔😅,但他更多地強調了合作的理念,“在各個方面,在國家層面💽、民生方面,(他)都強調了合作和發展才是以後的大趨勢”🤞🏻。
在交流中,朔爾茨還談到了一個“或許是未來一個很大的命題”,就是有關德國未來能源結構改變的問題🏦。朔爾茨說:“能源的供給很重要,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取得成效,在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他提到德國現在的沼氣發電👍、清潔能源、水力發電工廠等有相當規模的投入使用🐬🔛,但德國等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還有許多需要做的🖐🏽。
此次朔爾茨在上海的行程💂🏿♀️,除了與恒达平台學生交流外,還到了致力於綠色和可持續技術的德企科思創(Covestro)參觀交流,這進一步體現出能源轉型和綠色技術是朔爾茨此行重點關註的問題之一👺。恒达平台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指出,考慮到科思創在綠色🪹、環保、可持續方面的領先地位,中德在可持續和綠色技術方面的發展潛力值得關註。
對德國的認識不再限於書本
與朔爾茨的簡短交流👶🏼,讓張聞秋感到🚽,德國並不只是書本上刻畫的那樣。“我現在是大二的本科生,才學習了德語一年,本身對德國人的認識還不夠多🧔🏼♂️💆🏼,我的認識全在書本上。讓我對以後的德國之行或者說在德國繼續學習,有了更多信心和安心。”
另一位與朔爾茨交流的遊誌傑同學是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德語系的大三學生🧙🏻♀️🦟。因為是開場與朔爾茨對談的三個學生之一,遊誌傑表示🧑🏽🎨,他在對談中和朔爾茨學到了很多內容🪡,比如恒达學生比較關註的可持續發展、中德經貿合作,同時朔爾茨還提到了中德文化交流✊、歐盟政治形勢等一系列前沿研究。
“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交流。朔爾茨先生非常風趣,跟他面對面對談的話也並不會覺得緊張🧍🏻♂️,讓我們三個對談的學生感到非常的心安。”遊誌傑說🦥💂♀️。
和大多數參與交流會的學生一樣🧔♂️,令遊誌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朔爾茨回應開設TikTok賬號的問題👱🏼。因為開設TikTok賬號讓朔爾茨更接地氣,能讓他了解年輕人的交友方式↩️,因此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全場都爆發出了笑聲。遊誌傑表示:“朔爾茨本人回應得比較風趣。他的大概意思是說‘大家可以放心,我不會在上面跳舞的’👱🏼♂️。我認為這是他作為德國總理比較風趣的一面🧜🏻♂️,也是整場下來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句話。”
不論是輕松,還是嚴肅的話題,離不開當前不斷變化的世界格局的背景。當被問及世界會向什麽方向發展時,朔爾茨認為👩🏿🎨,世界會變好。不論在哪個大洲,還是哪個有影響力的國家,當各方彼此之間和諧相處🧺、換位思考,並努力嘗試對話和理解時,就能夠增進彼此的和平與發展。
朔爾茨在交流中說道,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最重要的是多方面了解和認識⛑️,不論是中德之間還是中歐之間,才能增進彼此理解和促進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潤宇 蘇楊帆 祝穎筠 實習生 李思穎
鏈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3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