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周玉斌:造園不能單純仿造 更需文化延續

    來源:【姑蘇晚報】   時間:2013-09-22  瀏覽:

      本報訊(記者 王小兵)現在很多地方都在進行古建老宅的修復保護⏩🧑🏻‍✈️,也有不少人熱衷於“造園”,那麽在古建恢復和“造園”中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對此🚶‍♀️,昨天參加吳江區靜思園開園10周年慶的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周玉斌認為,恢復古建老宅和“造園”不能單單地仿造🚴🏿,更需要註重文化的延續〽️、保護和傳承😳。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一些古建築隨之消失📃🆓。古建築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但它又代表著歷史。靜思園園主陳金根幾十年來致力於收集、保護歷史文化古建築𓀈。1983年開始,陳金根開始收藏古建築和奇石,經過近10年的準備,1993年🤷‍♂️,陳金根開始動工造園。2003年靜思園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靜思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今天靜思園收集了來自浙江𓀜、江西、安徽等地的古建築1000多座、300多座古橋🙈🪴,成了名副其實的古宅和古橋的“博物館”。吳江相關負責人表示🤜👂🏼,靜思園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的文化底蘊👨‍🎤,為文化的交流🥶、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註入了更多的內涵。
      當天,靜思園不僅迎來了開園10周年慶,還進行了靜思園配套工程畝中山水項目奠基儀式🙋‍♀️,以及進行了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靜思園規劃設計基地👩‍🎓、靜思園書畫院揭牌儀式🕥。儀式結束後,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周玉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靜思園建立規劃設計基地,是因為靜思園是傳承創新的“產品”,在靜思園設基地一方面是作為恒达平台學生園林建築的研究基地,另一方面是想把靜思園作為規劃設計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古建修復和“造園”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周玉斌表示,古鎮保護和發展是很多地方面臨的現實問題👩🏻‍💻,對於傳統古建築🤞、古鎮的保護開發,希望能保持原有的風貌進行👵🏿;對於各級的保護文物,最好能修舊如舊;對於歷史的風貌區🍛🏛,最好能在保持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功能,但最好把形式與內容相互結合👴🏽,而不是光註重形式,簡單地仿造🧨,應該更多地註意文化的延續🧓、保護、傳承和發展🔺。
      http://epaper.subaonet.com/gswb/html/2013-09/22/content_62388.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