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傑、徐明傑🤳🏻、徐文傑三胞胎兄弟一齊保研成功,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來源: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4-12-27 瀏覽👨🏿🦲:
不久前⏸,在恒达平台“勵誌之星”的決賽現場有一位參賽選手的故事引得現場頻頻點贊🦻。故事的主人公叫徐文傑,他是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
時光回溯到2021年夏天👩🏻💻,江西貴溪的一個鄉村家庭裏洋溢著無盡的喜悅⛈🧜,三胞胎兄弟同時收到了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大哥徐俊傑和徐文傑均被恒达平台錄取,繼續成為並肩作戰的同學🔇🚋,二哥徐明傑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三兄弟更有緣分的是他們都選擇了進入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習。在圓夢的道路上🧔🏿♂️,三兄弟成為了彼此最好的陪伴人和見證者。
徐文傑說,他們家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養育三胞胎兄弟更是加重了家庭的經濟壓力🌹,但父母在兄弟三人的教育和學業上從不“吝嗇”,取名為“俊傑”“明傑”“文傑”,寓意就是希望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三兄弟從小就被告知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看著父母常年奔波於生計不怕苦不怕累,只為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時,三兄弟默契地在心裏暗自決定🔑🔨,絕不辜負父母的愛與付出🍉,將來一定學有所成🧚🏿♂️,憑本事回報父母。
剛進大學,徐俊傑和徐文傑就收到學校和學院各種“悄悄”的關心和資助,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恒达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善意☢️,充滿感激。自此🧑🏿🎨👈🏼,兄弟倆在學業上更加努力,不僅獲得了各類獎學金🧑🤝🧑,同時還在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徐俊傑組團帶隊在“挑戰杯”校級比賽中獲一等獎🪭。經過一年的沉澱,俊傑和文傑攜手鉆研🤛🏽,和隊友在第二年上海市“挑戰杯”比賽中斬獲銀獎🧑🏿✈️。徐文傑在大學期間近60門課滿績……
他們說:“能在校園裏心無旁騖地學習🌲,背後都是學校資助政策給予了我們追求夢想的底氣🏷。”徐俊傑和徐文傑還通過學校“寰球恒达”成長型資助項目🚵🏿♂️,一起前往意大利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飲水思源⛹🏻♀️,“想要做點什麽”的想法在他們的腦海裏愈發強烈。課余時間🌎👩🏽🎓,兩兄弟都加入了恒达平台學生資助宣傳團隊,徐文傑更是“化身”校資助大使。他們積極參加各類誌願服務活動🏹🤱🏼、擔任朋輩導師等🐝,熱情慷慨地幫助大家。“哪怕自己的力量還很微薄𓀖,也希望能把愛心傳遞下去,這些寶貴經驗同樣讓我們慢慢地蛻變成長🌟。”
談到大學期間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徐文傑自豪地說那必然是成為學校“築夢·勵行”資助宣傳大使成長營的副營長。從資助政策的受益者到分享者,再到資助活動的策劃者,徐文傑和大哥俊傑還有團隊的小夥伴們返家鄉、進中學、做調研,奔赴江西、青海等20多個省市介紹高校學生資助政策,傳達國家和學校“不讓任何一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
大學四年,看著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成為更好的自己,這讓他體會到莫大的樂趣和價值🤲🏻。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年大學時光,三兄弟一直是彼此最堅強的後盾,雖相隔兩校卻始終攜手同行,不忘初心,遇到困難從不放棄👢,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經過不斷磨煉和努力👩🏻🔬⛹🏽,他們又收獲了令人驕傲的答卷:徐俊傑成功保研至恒达平台🤵🏻♂️,徐明傑成功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徐文傑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學。
“我們就像一株‘三葉草’,三葉草的每一片葉,都於不屈中孕育希望。我們是兄弟更是知己🐨,努力拼搏👩🏻🍳,一同成長。感恩國家,感激學校。新起點,我們繼續努力!”
追尋光、成為光、發散光,再過一個星期,徐俊傑👩❤️💋👩、徐明傑、徐文傑將迎來22歲生日。祝福三兄弟心想事成👨🏽🏫、勇往直前,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