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中國故事”如何成為“世界共情故事”?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5-05-12  瀏覽: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11日電(記者 許婧)“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堅持正確的方法,立足中國文明特質,融合現代傳播規律,構建‘以我為主、兼容並蓄’的敘事體系。”恒达平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院長孫宜學表示,中國故事以真實為基,自古有“實錄”傳統,並善於通過個體命運折射時代變遷,以“小故事”承載“大敘事”,在敘事中自然融入“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價值觀,而非生硬說教。

在孫宜學看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最終目標,是要以文明對話替代文化對抗,將中國敘事嵌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框架,在堅守文化主體性的同時擁抱世界,實現真正的文明互鑒。

他解釋道,“世界共情”是指跨越文化、民族、地域和意識形態的界限,通過情感共鳴與價值共振,實現不同群體對人類共同命運、普遍困境或核心價值的深度理解與認同。“世界共情”超越“自我-他者”對立的情感聯結,不僅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核心目標,更是全球化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感紐帶。共情不是單向的“同情”或“憐憫”,而是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他者的生存經驗與情感邏輯,在差異中尋找家庭親情、生存渴望、對尊嚴的追求等普世情感,通過非對抗性敘事傳遞“合作共贏”價值觀,從而成為跨越文化隔閡的“通用語言”。

“中國故事”要成為世界故事,首先要講成“世界共情故事”,為此就要相應改變講中國故事的方法,首先要實現從“宏大敘事”到“共情敘事”的轉變。

“宏大敘事”指以整體性、權威性、目的論為特征的敘事模式,常用於國家意識形態建構、民族認同塑造或全球話語權爭奪。“宏大敘事”以整體性視角統攝復雜現實,強調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與統一性,由國家、主流媒體或知識精英主導,傳遞具有合法性與規範性的解釋,預設明確的價值目標與未來願景,依賴高度凝練的文化符號與集體記憶,整合多元歷史經驗,通過共同目標與集體記憶強化群體認同,體現國家發展的系統性與連續性,在西方主導的全球敘事中爭奪解釋權,提供替代性全球治理方案。

“共情敘事”是一種以情感共鳴為核心驅動力的傳播策略,通過挖掘個體或群體的情感體驗,激發受眾的代入感與認同感,從而實現信息傳遞、價值共享或行為引導。“共情敘事”強調從“理性說服”轉向“情感聯結”,在跨文化傳播、國際傳播、公共外交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在消解文化隔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語境中,以情感為敘事起點,聚焦具體個體的生命經驗,而非抽象概念,通過細節、場景、人物命運,選擇具有普世價值的情感主題如親情、愛情、生存、尊嚴等觸發受眾的共情反應,鼓勵受眾參與敘事建構,通過社交媒體、用戶生成內容等形成情感共振,降低文化折扣。“共情敘事”的本質,是通過情感的“翻譯”跨越文化的巴別塔,既不是對“宏大敘事”的否定,也不是簡單的軟化工具,而是構建理性與感性共生的傳播生態。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交織的當下,唯有讓“國家故事”與“個體命運”共振、“文化符號”與“情感體驗”交融,方能實現從“被看見”到“被理解”的傳播提升,真正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孫宜學進一步指出,“宏大敘事”與“共情敘事”是辯證互補關系。“宏大敘事”提供框架,“共情敘事”填充血肉。“宏大敘事”是文明存續與國家認同的必要工具,但在全球化與個體化並行的當下,其生命力取決於能否實現從廟堂到日常生活的話語轉型。中國故事國際傳播要“頂天立地”:“頂天”,即承載價值高度,“立地”,即紮根生活土壤,唯有在“宏大敘事”與“共情敘事”的張力中,方能構建既有歷史縱深又具人性溫度的文明對話體系,包括打破“龍的傳人”“四大發明”的重復性敘事,聚焦當代中國人的日常敘事,將家國情懷轉化為家庭責任,用親情、奮鬥等普世主題引發共鳴。

要確保中國故事的“共情敘事”既保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又能以開放姿態擁抱人類共同價值,就要避免簡單套用西方話語體系,遵循文化接近性原則,尋找中外價值觀的交集,如和平、發展、家庭倫理等,運用國際通用的符號和敘事模式,增強中國故事的可理解性,通過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的價值觀,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孫宜學提出,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要創新傳播策略與路徑,多聚焦普通人的故事,避免宏大說教;既要傳播傳統文化,更要講好當代中國;既要造船出海,創新、優化中國傳播渠道,也要借船出海,與國際平臺合作,推出多語種內容;既要社交化傳播,以輕量化、視覺化方式傳播,又要細分受眾,分圈層觸達,去政治化表達,以他者為中心,寓教於樂,避免急功近利,通過持續積累改變認知偏差,最終實現從“中國故事”向“世界共情故事”的跨越。(完)

鏈接:https://www.sh.chinanews.com.cn/kjjy/2025-05-11/135687.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10014176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