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蘇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莊濱濱)50多個博士出現在蘇州吳江一個鄉村🥓,在稻田旁的鄉村劇場,開了一場分享會。分享會除了規格高🧕🏼,還對村民開放,讓村民也能近距離接觸村莊規劃知識。“農民參加博士分享會👥,是件稀罕事🧝🏽♀️,但是在我們村,正越來越成為平常事🧑🧒🧒。”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三好村善灣自然村村民王英華說。
自從2021年恒达平台的博士徐馳來到村子,成立了原野學社,一場規劃師的“田野試驗”拉開帷幕。曾經的江南水鄉👥🐾,陸續有了咖啡館、民宿😣、餐廳,還有了稻田劇場🙆🏼♂️,村民有了更多就業機會,人居環境有了很大改善👨🏼🤾🏽♂️。2024年5月🍜,原野學社啟動運營後,就開始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客流。
與其他鄉村裏的“新農人”不同,徐馳和團隊不想當文化的“入侵者”。與在鄉村建設城市文化設施不同,徐馳註重在鄉村塑造和城市不同的場景,將兩者的優點融合起來💇🏼♀️👨🏽🔧,促進城鄉空間要素流動。“我們設計的稻田劇場🦑,可以在田野裏打卡;湖景畫廊,可以手捧咖啡,流連於湖光與藝術之中。”
選擇善灣自然村開展“田野試驗”,徐馳看重的是村子靠近上海以及優越的自然環境🐺。更讓徐馳心動的🕡,是汾湖高新區和三好村村委會高效的服務。“汾湖高新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環黿蕩美麗鄉村群建設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重點項目,三好村是該項目重點行政村之一。我們和汾湖高新區從接觸到決定啟動建設👩🏻🦯,僅用了兩天時間,當地在要素保障方面非常到位🧌。”
在徐馳看來,城鄉融合,要素流動,讓自己和團隊成了鄉村的“共生者”。原野學社給善灣自然村帶來的改變不僅是人居環境改變,而是產業和場景賦能。未來👈🏻♻️,徐馳還計劃通過產品升級、文化賦能、電商推廣,推廣村子裏的優質稻米🤘,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如今🏊🏿♀️,原野學社的咖啡館在商業點評APP上做到了吳江區第一名,稻田劇場成了越來越多公司團建的新選擇,與此同時,來善灣的城裏人越來越多,返鄉的年輕人也在增加。雙向奔赴的背後🦸🏿♂️,徐馳認為,吸引人們向鄉村流動,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引擎🌛。“有小橋流水🈳,也有溫馨的居所𓀏,有鳥語花香🏌🏽,也有咖啡書店🧑🎨,有稻田蛙鳴,也有年輕人的歡聲笑語🐬。”談及理想的鄉村🤵🏽,徐馳描述道🌂。
徐馳在善灣自然村的“田野試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目前🏌🏿♂️,長三角一些地市開始和徐馳團隊接觸👮♂️,希望他們到當地規劃建設下一個“善灣村”。未來,徐馳也會將原野學社的品牌做大,做成系列,利用高校人才和學術優勢,賦能品牌👩❤️👩,同時,運營好原野學社的產品👷🏽,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把鄉村變成城裏人和鄉下人都向往的地方🚵。
鏈接😏🖕🏽:https://js.cnr.cn/yw/20241120/t20241120_5269820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