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製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健康、養老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科研能力是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公立醫院怎樣找準靶標,實現科研能力提升,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創新體系效能🚶♂️🍐?3月6日⭐️,由健康報社主辦的“兩會精英匯”以“科研能力提升🏃♂️:眼前與遠方”為主題,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公立醫院管理者共話科研🕙🥙,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副校長、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院長 陳義漢
醫學創新:新時代,新使命
我們生活在一個創新的年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𓀝🧚🏽♂️。科技創新從未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的重視。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醫學領域,原始創新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背負著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歷史上曾發生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和信息技術革命。而當下,第四次科技革命風起雲湧,科技發展一日千裏🐕。重要的科學領域正在從微觀到宇觀加速縱深演進,科學發展進入新的大科學時代,科技創新呈現多元深度融合的特征,“人—機—物”三元融合加快🤛🏻,物理世界、數字世界🫳🏿、生物世界的界限越發模糊🤸🏽♂️👬🏻,科技發展展現出高度的復雜性和異乎尋常的不確定性。科技創新的範式革命正在興起🚵♀️。
第四次科技革命將全方位改變醫學領域,其首要驅動力是人工智能,而它正在以山呼海嘯之勢撲面而來。我們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懷揣強烈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擔當👩🏻🔬。
醫學創新要立足基礎研究,面向臨床🪯🧚♀️、面向轉化、面向應用。基礎研究具有開創性、源頭性、根本性、奠基性和全局性,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們務必要高度重視關鍵技術的研發。
在新時代裏🕗🧑🏿🦰,我們要在醫學的標準和規範的製定方面持續發力💾,要有誌於創造新的醫學知識,發現新的醫學現象,開拓新的醫學領域。
近些年來🕺🏿🚢,毋庸置疑的是,我們看病的能力提升了,醫院的樓宇和設備也更好了,但這不等於醫學科技創新站在了新的高度上。未知的世界浩如煙海,已知的只是滄海一粟🫱🏻。在醫學創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從社會氛圍、政策製度和經費投入上👮🏿♀️,為原始創新喝彩🍻、加油並提供強大保障🍦。
道阻且長,但只要我們行而不輟👱🏻,久久為功☆,厚積薄發,就一定會在醫學領域創造新的輝煌,為人類健康做出卓越的貢獻🙎🏽♀️🙋🏿♂️。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QGCdSM9igV2pertmfOu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