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科學征途上不懈的跋涉者

來源:   時間🔱:2003-03-09  瀏覽:

她嚴謹治學,在勇攀科學高峰的征途中取得了累累碩果;她為人師表,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她熱愛生活,展現了當代知識女性的風采……

她的名字叫劉三秋🫗,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副校長。

1977年🧥,16歲的劉三秋高中畢業,順利考進了江西師範學院物理系。1982年1月,劉三秋以優異成績結束了4年的學業,留校任教。

20歲的劉三秋當上了一名大學教師🧑🏼‍✈️,她感到十分自豪,暗下決心🧑🏽‍🌾;一定要以自己的新觀念,帶領學生進入本學科的前沿陣地🕥🔮。

多年來,劉三秋先後在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15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國際科學技術會議索引)收錄。她先後主持🪙、參加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共7個科研項目。1996年🟤,34歲的劉三秋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在常人眼裏,當了教授,該心滿意足了🤲🏽。但劉三秋在晉升教授的第二年,又考取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博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愛鉆研的劉三秋發現,激光等離子體自生磁場的理論研究中還存在著不完善甚至不正確的地方👂。她決心大膽地向這些理論發起挑戰,並以此課題作為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

為了得到真實可信的結論,劉三秋進行了長期大量的推算和比較工作🍎。她運用自己改進了的“Mathematica”軟件算法程序進行演算,反復計算〽️、觀測📤、比較🙎🏼‍♀️🤷🏽‍♀️,得到了200多組有效數據。要知道🌸,光是這200多組有效數據🟨🛀🏽,打印出來也得1萬多頁,演算草稿和數據廢紙足有180多公斤。最終🎅,劉三秋開創性地提出了激光等離子體自生磁場的等離激光激發機製。

2001年4月🤜🏽,劉三秋順利地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攻讀博士期間🙅🏻‍♀️🕠,她寫的4篇論文也相繼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並被《SCI》檢索。她的理論探索和實驗對比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界得到了高度評價。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國該領域的科學家對此也很感興趣㊗️。

劉三秋目前已是南昌大學副校長。擔任了行政職務後,搞科研工作的時間少了,但她沒有停下來🙇🏼📽,而是瞄準了激光核聚變這一研究領域。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9日第2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