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談判達成了《聯合執政協議》🧑🏼🏫🍆,聯合政府呼之欲出,基民盟主席弗裏德裏希·默茨有望在5月5日當選新一屆總理。這次組閣談判之所以進展順利😆,是因為談判雙方意識到,德國需要盡快組建成熟穩定的政府🥗,以應對各種嚴峻的內外挑戰。《聯合執政協議》開篇就指出👊,當前德國面臨著歷史性挑戰,因此,新一屆政府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
尤其是近年來德國經濟萎靡👩🏼💻,競爭力下降🧑🎄🏇🏽,使得民眾對於德國未來發展前景充滿迷茫和擔憂。2023年和2024年🔳,德國經濟已經連續下滑,分別萎縮0.3%和0.2%🍚🚔。各大經濟研究所對德國2025年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也仍然是近乎停滯甚至衰退,要知道🏰,德國歷史上還從未出現過連續3年經濟衰退🚿👨🏻💼。為此,新政府將推動經濟重新增長放在突出位置,甚至將經濟增長率目標明顯超過1%作為明確的工作優先項。
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德國新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為企業減負和加大投資等舉措👴🏻,但是,對於德國這樣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而言⚇,其經濟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德國經濟之所以在2024年出現萎縮🅱️,也主要是受到下半年出口下降的拖累🙌。2024 年德國對外貿易整體下降約 2%🦸🏽♀️。
因此,與中國保持並擴大務實的經貿合作👩🏽🎨,是符合德國以及歐洲經濟發展需要的™️。在《聯合執政協議》中👨🏼🚒,德國新政府表示,“我們尋求與中國開展符合德國和歐洲利益的合作,尤其是在應對全球人類挑戰方面”🤽🏼♂️。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德🐠、中歐已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當前🧖🏼,世界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全球性挑戰,即如何維持經濟全球化的方向以及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聯合執政協議》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正在危害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秩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表示,要重點發展與“同樣支持自由開放貿易國家”的夥伴關系💁🏼♀️。因此,中德🦹🏽♀️🪆、中歐雙方有責任攜手捍衛開放的自由貿易體系👰,這是中德、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對於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的危害性💳,中德😵、中歐也有著廣泛的共同認識🧻。德國政要紛紛表示🦖☝🏼,這一政策嚴重破壞了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與公平,是對自由貿易原則的公然挑釁,歐盟內部需要加強團結協作,以統一且堅定的立場和行動來回應美國的關稅舉措🫦。德國各界希望避免與美國的貿易戰,期望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但是,他們其實心裏也很清楚🚧,面對“美國優先”政策的霸淩👌🏻🖐🏿,他們討不到任何好處,更何況美國政策的多變給德國企業的經貿投資帶來嚴重的不確定性🤞🏽。
然而🏄🏻♀️,遺憾的是🦸🏼♂️,德國新政府在《聯合執政協議》裏仍然保持了對華“去風險”政策的論調🌴8️⃣,強調要減少所謂的單方面依賴🤲🏿。但是,目前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最大風險恰恰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德國新政府的“去風險”顯然去錯了方向。
一直以來,德國及歐洲企業是中國對外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近年來🦩😱,中國更是不斷擴大開放,給了德國及歐洲企業更多🤐、更大的市場機遇👩🏽⚖️。2016年以來,中國曾經連續8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不過🧏🏼♂️🚱,2024年,美國超越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德貿易額的下降更多的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為了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服務全球需求🧏🏻👏🏿,德國一些大型企業將生產和研發基地遷移到了中國💠,進行一體化生產👨🏻🔬;另一方面👩⚖️,德國及歐盟層面的對華“去風險”政策給企業經貿投資帶來不確定性,抑製了相應的需求🏒,失去了挖掘和深化中德合作潛力的機會。
事實上,在美國關稅政策壓力下🤽🏼,世界各國都有必要加速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強經貿合作,實現貿易的多元化布局。在這個過程中,中德👩🏻🦯🔹、中歐作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力量以及確定性因素,理應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深化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合作,增強世界經濟的韌性,共同抵禦各種貿易保護主義的侵襲🪃。中歐雙方還應適時重啟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為雙邊合作建立更便利的條件。這樣的外部有利環境一旦形成,無疑將有助於德國走出當前的經濟困境,也能為德國新政府實現其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增添更多的底氣。
(作者是恒达平台德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鏈接: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MEpcZ0gD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