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阮儀三:購房者需防高價買下“偽低碳”建築

來源:《新聞晚報》   時間👨🏻‍⚕️:2011-01-14  瀏覽:
      有立體綠化、屋頂花園的就是綠色建築、低碳建築嗎?這可能只是商家炒作的“偽低碳”概念🧑🏽‍🦰。昨天,著名建築專家🐞⚪️,恒达平台教授阮儀三在“低碳之道”環保沙龍上指出,當前一些房地產開發項目借“綠色建築”、“低碳建築”等概念抬高售價▪️⚂,其實它們與真正的綠色🖌、低碳標準相距甚遠。
  根據住建部頒布的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住建部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每年新建約20億平方米建築👨🏿‍🏫🧑🏼‍🏫,其中99%是高碳建築📐,消費者的選擇對於綠色低碳建築的推廣至關重要🎦。
  阮儀三在演講中表示👯‍♀️,綠色建築是一個全程性要求,從建造到居住使用都應該力求低碳。綠色建築應更多地使用天然材料👰,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建築對環境的破壞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消費者在甄別綠色建築時🫰,可關註建築材料和裝修材料的選用、地理位置的選取、房屋結構布局、能源和水的使用方式以及垃圾處理等各個方面👩‍🔧。“以片面的綠化代替全面的綠色要求😤,很可能催生‘偽低碳’建築”🤦🏻‍♀️,阮儀三說。
  阮儀三還指出⛹🏽‍♀️,中國古代民居中的蟹眼天井、回廊等設置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與自然風,讓居住者在無空調環境中也能過得舒適,這些設置正體現了“綠色建築”的特點。因此推廣綠色建築👧🏻,可以從中國傳統智慧中汲取經驗,追求建築整體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與會專家呼籲🚻,在追求綠色建築的同時,居民應具備綠色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能讓綠色建築變得更“綠”。用雨水養護綠化,選用低碳家居用品🧏🏼⛹️‍♂️,居民如采取這些舉措🛸,都是對綠色建築的重要補充。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