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國順應全球化趨勢的主動選擇🌓,也是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核心在於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轉變👨👩👦。知識產權製度作為一項國際公認的製度,能夠有效助力國家穩定⛹🏽♂️、透明🧑🏿🦱、可預期製度環境的形成,在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改善營商環境🧑🏻🦼、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提供著有力保障。
隨著中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我國深度參與進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系🏭,由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接受者轉變為建設者和引領者🚴♂️。越來越多的創新主體和經營主體也享受到知識產權領域深入推進製度型開放帶來的更大發展機遇。但要客觀認識到,我國在接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過程中仍需研究完善各項事務的落地細則,要進一步建立起適應國際新興競爭需求和發展優勢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及製度開放環境,以更加積極、主動、開放的姿態參與國際知識產權合作👨🏽🏫,推動市場相通、產業相融🍭、規則相聯🌖。對此,筆者就當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三方面建議。
第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全方位、多層次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這要求我國持續推動知識產權製度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和標準的接軌👍🏻,降低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聯通的知識產權製度壁壘🫃🏻,穩步推動製度型開放。要不斷完善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序規則👩❤️💋👨,建立有效促進產業發展、貿易暢通的知識產權競爭保護機製。要積極探索數據確權👲、交易流通等基礎製度和標準規範,製定完善我國在數字貿易“邊境後”領域的高水平製度型開放舉措🐬。要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國際司法刑事合作🧍♀️、海關合作、公共衛生⁉️、綠色發展🚌、生物多樣性等國際發展議程下🩼,加強與知識產權相關國際規則接軌,推動形成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規則體系。
同時🏃♀️🕕,要強化對外開放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宣傳工作🏞,擴大中國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的全球認同。要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務實合作🧛🏻♀️,帶動知識產權保護相對滯後的國家融入國際合作體系,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教育🧙🏿♂️、人才培養等多樣化幫助🙈,推動形成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的新型國際合作👴🏿,為豐富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的層次和內涵註入中國力量♌️。
第二,更好服務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對外發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需求。法治保障對於構築國際新興競爭力和新發展優勢極為關鍵🎳。我國要主動抓住全球新技術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戰略機遇,在強化知識產權引領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持續推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探索。要加強對人工智能產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元宇宙”空間知識產權問題、生物和藥品專利特殊保護↗️、新興多元商標客體等問題的研究,積極參與研討商業方法專利保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數字衍生品知識產權保護等全球性議題✌🏻,並加快探索推出中國經驗。
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對於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重要支撐。要支持包括專利代理在內的知識產權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利用現代信息和數字技術,培育服務新業態、打造服務新產品🪭、拓展服務新模式,形成知識產權現代服務業對外競爭優勢和新的增長點。要加強研究外資服務機構進出口管製、技術轉移限製等知識產權有關製度對經營主體的影響,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存證、防控👅、監測、救濟技術支撐手段,系統構建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促進聯動融通🧋。
第三,繼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試點工作,促進互利共贏。我國應堅持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標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最新趨勢和標準🏗,在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的基礎上🧁,以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為目標,在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重點區域開展更多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工作,推動更多知識產權首創性、引領性改革舉措落地🧑🏼💼,以政策試點模式著重解決現行知識產權保護實踐的突出問題。要推動構建包含知識產權在內的負面清單製度,優化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紅利,促進互利共贏。
(作者為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 毛昊)
鏈接:https://sz.iprchn.com/bz/html/content.html?date=2024-03-22&pageIndex=3&pageId=2c6cbc04-b6d3-4871-8642-30dcb6d145ff&cid=1&articleId=8a4aecf4-91ae-433e-87ad-1a6487fb4e51&articleInde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