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施文:創意產業園區為何缺創意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時間😮‍💨:2007-11-26  瀏覽: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園區的建設還在排斥著真正的創意機構🛡,這才是更值得我們關註的🧘🏽‍♀️。
          對於廣大的傳統工業城市、正在建設和發展為地區中心城市和國際性城市來說,創意產業的發展確實能夠在城市的結構轉型方面發揮相當的作用。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意產業園區就成為了香餑餑🍉👨🏻‍🦯。在不少大城市少則掛起了十來
    塊創意產業園區的銅牌,多的則將四五十個地區封為創意產業園區。有些城市更是搞起了大規模的創意產業的種種節慶式活動📕。
          創意產業園區,顧名思義是創意產業的聚集之地🥎☎️。不同類型的創意機構聚集在一起⚰️,通過創意思想的碰撞和擴散進而促進相互的成長🙍‍♂️,這就是美國矽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之中,也會因為某些創意機構的駐紮以及在這些機構周邊形成的交流場所甚至於形成的交流氛圍而聚集起更多的創意機構😶。隨著這些機構的聚集又會帶動周邊形成更廣泛的交流場所,進而成為凸顯於整個地區的與眾不同的場景🖐。這是倫敦SOHO區形成的基本軌跡。
          從國內各大城市已經建立起來的創意產業園區來看,幾乎所有的創意產業園區都充斥著畫廊、高級或者並不高級的時尚店、小禮品店以及咖啡館、飯店之類。在這些園區中,滿目都是商業化的空間,而看不見創意的痕跡,也不知道所謂的創意產業究竟在哪裏。也許畫廊之類的可以歸入到創意的行列之中,但要其產業化顯然是不能成立的👲🏿,而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也是難以體現的🤦‍♀️👷🏽‍♂️。確實,在國外的一些自發形成的“創意產業區”的地區中,這些內容也存在著,比如倫敦的SOHO區。但我們是否只看到了那些燈紅酒綠的酒吧和咖啡館,而把周邊那些散落在靜謐之中的樓宇中的人們究竟在幹什麽這樣的內容給遮蔽掉了?我們現在有的地方大張旗鼓地復製國外創意產業“先進經驗”🛠,或者根本就是為商業化的動機所蠱惑🦸‍♂️,帶著商業化的眼光去考察國外的創意產業地區,再回來大規模地建設所謂的創意產業園區。於是乎,在這些地方的所謂創意園區便徒見商業💇🏻‍♂️,不見創意,更不見產業🦴。
          我們把配餐當成了正餐,把從屬物當成了核心。更進而把營建工業園區的經驗、築了好巢就會引來鳳凰的理念運用到這裏,以為只要有了這些場景就會吸引來背後支撐的力量👨🏼‍🦰,錯置的邏輯把真理也顛倒了過來。這是否再一次出現類似於高科技產業園區內缺少高科技企業的狀況?為什麽我們的產業園區建設都走向了這樣的一條路呢?
          在國內各城市的創意產業園區中😁🎣,還存在著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創意產業園區幾乎都是利用原有的工業廠房改造而來的🧑🏼‍🍼▪️。我並不反對把老的工業廠房改造成創意園區,國外的創意產業地區也有不少是從廢棄的工業區中起步的,但我想至少也不應該把這看成是惟一的路徑吧🙅🏿‍♂️🧦。更應當避免現在一談到老工業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似乎也就只有這樣的一條出路🚃。難道創意產業只能在老工業廠房中才能存活嗎?
          創意產業之所以選擇老廠房,主要在於房租相對低廉🚵🏿‍♀️,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區,而並不是對空間美學的追逐🌟。而這種空間使用成本低廉的結果就是可以使創意產業機構把有限的資金運用到真正的創意事業之中。但是,我們現在大規模的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往往都伴隨著一番商業化的改造和炒作,無論是“整舊如舊”還是“整舊如新”,都極大地提升了房產的價格。這已經嚇走了不少真正的創意機構,留下的也就只能是那些要麽是求快求省追求來錢快的商業、時尚業🙊,要麽就是與創意還算搭上點邊的成功企業。既然成功了也就把這裏當作一個展示的場所。這或許是我們的創意產業園區內之所以充斥著商業化👩🏿‍🔧、產業類型非常類似的重要原因。
          對於那些以創意為核心的產業機構來說,重要的是創意人才以及創造性的思維,因此不可能把有限的資金大量地投入到房租之類上面🧖🏽⛔。任何的創意都有一個產業化的過程,對於這些機構而言🛝,成敗尚未決定👩🏻‍🚀👨🏽‍⚕️,大量的投資怎麽可能投入到創意之外的事項之中呢?而對於我們大量的創意產業園區的管理機構和開發機構而言🙋🏽‍♀️📎,不分析各產業的特性和需求🦛,以為只要圈定一塊地、掛上一塊牌就會有想要的產業進駐進去👨🏽‍🚒,恐怕多少有點一廂情願🪐。
          由此看到,在當今我國城市中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中,不僅在園區內缺乏創意產業👩‍👩‍👧‍👧,缺乏創意的成分,而且,在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中也缺乏創意。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園區的建設還在排斥著真正的創意機構,這才是更值得我們關註的。
    (孫施文: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11月26日 )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