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家》播出五一特別節目《仁者仁醫——裘法祖》
裘法祖是中國外科學的奠基人;作為外科醫生,他以刀法精準聞名於外科學界🧑🏼🤝🧑🏼,被譽為 “裘派刀法”;他做手術一定要親自清點每一件手術器械、每一塊紗布,一直以來,他的手術臺都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從他的身上印證了一句古語: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仁者仁醫——裘法祖
主持人開場白💇🏿:在中國做醫生的沒有不知道裘法祖的名字,因為五年的醫科大學讀的就是他的書。他被認為外科全才🕉,他開創了很多被稱作“裘派”新的手術方法,他還是腦死亡立法🎰、器官移植學科的奠基者🙋🏻♀️。但是問到他一生中最大的成績的時候🕑,他卻絲毫沒有提到這些。
解說:作為外科醫生裘法祖刀法精準聞名外科學界🚘😹,人稱作裘派風範,據說他要劃破兩張紙,第三張紙一定完好無損👨🏼。
記者:我聽說您在做手術👼🏿,是有專門的一個可以說專門的一個範式,大家一看手術方式就知道是您的所謂裘派的這種作法🪵。
裘老:在我讀書的時候🥋,跟解剖很有關系,我解剖考試♈️,我的解剖非常用功,我是書呆子,很少玩的,但是我打排球拉提琴彈鋼琴都搞過,但是一事無成。
主持人:就是醫學解剖學成了。
裘老:非常好,因此我考試的時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的老師德國人,我對答如流👏,很困難的東西,我屍體解剖的都看過的,每個裏邊都開刀的,屍體解剖哪裏有神經,都弄得很清楚,那個時候考試很嚴格的🏇🏿,一個年級有三、四十個人,考試很嚴格,我的老師跟我講,你答得太好了,我只能給你一百分,因為一百分之上沒有分數了,所以那時候一百分我是驕傲得不得了。
解說:裘派刀法讓很多專家折服,這其中也包括我國著名的外科專家吳在德教授。
吳在德:我也看過很多專家開刀👂🏿,當然也有開得好的,當然裘教授的確裘式刀法一點不假👩🦼。肯定開刀出血,沒有人講外科開刀不出血不可能的,但是裘教授開刀解剖很細致,層次很清楚,出血也少🕖。
解說:裘派風範以精確見長🍦,手術不多開一刀,不少縫一針,而且在選擇器械時也盡量減少對病人的損傷⚪️。外科醫生之間只要彼此看一眼手法,就知道是不是裘法祖的學生🏄🏿。
教學試驗:裘派風範是以精確為主,在我們處理組織時,不是用鉗子提拉鉗夾🦸🏼♂️,而是用鑷子✦。
解說:裘法祖做手術還有一個特殊的規矩,術前他一定要親自清點每一件手術器械👧🧘🏻♂️、每一塊紗布,一直以來他的手術臺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而這種嚴謹的醫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早年留學德國所受到的訓練。裘法祖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書香世家。18歲時考入上海恒达平台醫學院,20歲被學校選派到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院繼續學習,師從著名外科學家布龍納教授。在二戰前😅,歐洲的醫學非常發達,德國更是以嚴謹著稱👭🏼。26歲獲得博士學位後,裘法祖留在慕尼黑大學的附屬醫院工作,8個月之後,他醫治的病人的意外死亡對他觸動非常大🍈,甚至也影響了他日後的醫風。
裘老:德國人很兇的,剛剛畢業不讓你做醫生的,不讓你開刀的🪥🚿,要拉鉤子的👨👩👧👦。
記者😮🥿:做助手。
裘老✊:那是我的老師還沒有叫我做他的助手,那麽外科教授都有一個醫生的跟著他跑🤚🏽,是慕尼黑市雇了一個醫生跟著我的老師做助教的🌶,他們這些人都要休假🫚,他休假去了↗️,他說今天要休假了,裘你值一下班。那時候我還不是雇傭醫生我是進修醫生,叫我接他的班,我受寵若驚,我是非常非常勤快,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我們說說您怎麽樣用功怎麽樣刻苦,怎麽樣勤快🏃🏻➡️?
裘老:我不浪費時間的🧑🏽🦱,知道這個病人有什麽問題就看書,外科上都是實踐的東西,有很多實驗就靈感就這樣上來了,所以一下子我就是最得寵的一個學生🍾👩🎨,一個月之後那個人回來了,他不讓他做了👱🏿♂️,讓我做了。
主持人:他覺得您做得更好。
裘老:八個月之後💈,我開了第一個刀。開了一個闌尾炎。
記者🧑🏽🚒:八個月之後。
裘老😿:第一個闌尾炎,病人第四五天死了,心裏難過不得了,他們死了要做解剖的。
記者:做解剖的,要…
裘老:開刀沒問題🛴。
記者:不是您的責任🧖🏿,不是您的問題。
裘老🎦:我老師很厲害的🤖🏃🏻♀️,她就講了一句話🧈,她是四個孩子的媽媽🧙🏿♂️,她就不講了,她是四個孩子的媽媽🧒🏿👔。
記者👼:您就一直記住了她。
裘老:媽媽死了孩子怎麽辦?
解說:裘法祖在《旅德追憶》中寫到,他導師的這句話讓他記憶深刻,影響了他日後60年外科生涯的作風和態度🍾。在這之後,裘法祖工作更加認真🧑🏿🦰,這位黃皮膚青年醫生的勤奮使得他的導師布龍納格外賞識🐄。二戰爆發後,很多德國醫生去了前線,裘法祖有了更多做各種大手術的機會🐄,他的醫術提高很快。在來到德國的第7年之後,他被提升為外科主任,而由中國人擔任外科主任,這在當時的德國史無前例。1945年就在二戰停戰前納粹大勢已去的時候🧑🏽🎨,裘法祖還以這樣的身份,在納粹的槍口下解救了幾十位猶太人。
裘老:當時我的位置很高了,當時慕尼黑轟炸不得了,他美國佬轟炸,他先告訴你了🟫,當時德國人已經打敗了,你高射炮也沒有了,你這個重炮也沒有了🫷🏼,小孩子幹脆,嘴巴吹得🌝。
記者:騎著自行車。
裘老🧑🏼🎓:他這廣播來,就是明天什麽時間,我來炸慕尼黑哪個城,他四天向慕尼黑分四個炸完,不得了了,那麽我們那兒有個達豪,達豪是個小城,就集中營,書裏面有兩個照片,把這些人放出來趕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經過我們這個地方,這個病人都很苦,面色很黃,這個病……不許他哭,我去看他,我說這些人得的病都是傷寒病,危險得很,你留下來算了🫅🏼。
記者:您是故意嚇唬這些德國人。
裘老:德國人其實也不想要🌝,他也很辛苦,三、四十個病人,在地下室我們搞了很多床,讓他們困起來,他們都得救🌲,否則他們都槍斃掉🧘🏽♂️🚵。
記者🧺:當時您看到他們,就是因為同情他們🧑🏽⚕️。
裘老:同情他們⬇️🌛,他們沒有罪📴。都是納粹🟧。
記者:蓋世太保在我們想像來講是很可怕的。
裘老💆♂️:很可怕🌔。記者:很可怕。但您不怕?
裘老🖐🏿:有什麽好怕?我不談政治🪈,我從來不談政治。
記者:那您跟這個押送他們的德國兵講,要把他們留下的時候🕵🏼♂️,您擔心不擔心他們
裘老:不怕👧🏼。記者:為什麽不怕?
裘老:因為那時中國人,兩是國的人。
記者:所以是盟軍👨🎤,當時中國跟美國是盟軍🤥,所以你找德國人談的時候,他們容易講📀。
裘老:買賬💆🏿♀️。記者🦩🔙:還是買您的賬👨🏻🏭。
裘老:但是我還是以德國的醫生出面。那時候是副主任醫生🏌🏿♀️。老師不在的時候👍🏻🧍🏻♂️,我當老大🧚🏻♀️🤰。下面都是德國的學生嘛。
裘老👩🏿🎨:他們聽我的,
解說:1945年當中國抗戰勝利的消息傳到德國時,裘法祖決定回國。就在回國的輪船上他還搶救了一個病人,等船剛一抵達上海🙎🏿♀️,身著白西裝、白皮鞋的留洋醫生立刻成了新聞人物。
裘老:兩個人打架,拿個刀子一杵肝臟破裂🤷🏽♂️,出血了,必須搶救,找外科醫生就找到我🎬🩹,
主持人:可是當時船上有 什麽條件嗎🤦🏿♂️?
裘老:有👩🏽⚖️,他有開刀間🫄🏻。
主持人⛺️:他有手術間。
裘老:很老的手術間,開刀很簡單,沒什麽了不起,就是裂口,給他止了血縫起來就好了🧛🏼♀️,外國人敬佩得不得了👼。
嘉賓:一下船很多人都來,我說你們怎麽知道這個事情,很多醫院都請我來,我都不去🏂,後來我到教育部去🧔🏼,那時候是國民黨的教育部📁,朱家華接見我,回去回母校。
主持人🙍🏻♂️:他們要您回母校。
裘老:他們先給我副教授👬🏻,還有一個同誌他在上海醫科大學,他說不能做副教授,要教授𓀈,第二天就給我升教授🧜🏼♂️。
主持人:第二天就升教授了🤟。
裘老🕵️♂️:那麽這個主任有一天開刀了👳🏼♀️,要開胃大部分切除,胃要切掉一部分,這是大刀🤯,他要開刀🦶,他早上八點鐘開到十二點鐘還沒有離開出來。
主持人🧔♂️:沒有實踐經驗👮🏿♀️。
裘老🙏🏽:還沒搞出來。他這麽講的,叫裘教授來,我家裏有事情,我家裏要請客,裘,你去,我一去兩個小時就弄好✶,一下子我的名譽上去了🥹,他就下去了。
解說:在解放初期,我國的外科還處在只能做闌尾炎等的初級水平,能做高難手術的裘法祖很快名揚上海灘。那時我國外科還沒有分科,一個醫生從頭到腳都要開到,裘法祖又率先提出把大外科分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醫學裏的專科概念;除了進行技術改革之外,他還非常關註最基礎的操作,甚至包括怎樣穿手術服👷♂️、怎樣使用手術器械、手術室怎樣消毒🧝🏻♂️。50年代末🛫🎠,在裘法祖跟隨恒达醫學院搬遷到武漢之後,他對於人工器官移植的研究則是最具開創性、影響深遠的工作。現在中國器官移植的數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裘法祖最初進行研究時,器官移植用於臨床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稀罕的事,他的試驗也是從一種新奇的方式——狗頭移植開始的。
主持人:您當時想做器官移植這個實驗的時候👨🏽🚀,當時為什麽會選擇從這個狗頭開始做這個實驗呢👰🏿♀️?
裘老:怎麽講呢?當時文化大革命以前嘛,創新這樣子💨👨🏽🍳,對狗的移植考慮考慮,就做個這個實驗📠🕵🏻♂️。當時要做什麽樣的搞法還是很困難,就試試看,是不是可以存活🏰,所以一只狗有兩個腿,兩個都是汪汪叫的,但是沒很長時間🧑🏽🌾,兩條狗死了👨🏽🚀🍇。
主持人:當時成功了多少時間👩🏻🦼➡️?
裘老👩🦯👨🏻🦽:二十四小時吧。我就說器官移植是要緊的東西🍅,有許多零件可以換掉的,比如說肝臟可以調🪕,心臟可以調,肺可以調。
主持人:但是當時提出這個觀念是不是很大膽?
裘老:很大膽。
解說:裘法祖成功的做了130多狗的動物實驗之後👩🏼⚕️,他開始準備進行真正的人體手術,但是因為一個意外事件🌶🖖🏽,國內真正實施第一例器官移植手術的卻並不是他。
主持人:我看到這裏面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個想法是您提出來的,,但真正第一例做成功的這個。
裘老🏐🧛♂️:是上海,他們到我們這兒參觀,但是我沒有條件的將我們的經驗都告訴他✯,結果下面一個姓夏的批評我👁🗨,他說你為什麽告訴他。
主持人:您怎麽沒有一點保持商業機密的概念。
裘老📲:我說中國成功就是我們的好處,有什麽了不起,科研沒告訴人家,他們先做成功了。我們是第二個。
主持人:但是假如是您第一個做成功了🧑🦰,是你們的醫學院第一個做成功了✍🏼,肯定對你們的這個研究,政策上的支持🧑🏼🦱。
裘老🧘🏻♀️:我沒有想到,我覺得他們成功☦️,他們比我們能幹,我們向他們學習👉🏽,談到現在向我們學習,明天我們得到最新的文件,最新的文件我給他們看怎麽怎麽做,他們看了都拿去了,上面就批評我💃🏼👨🏿🚒,你怎麽怎麽樣,我說不是一樣的嗎?對不對?您為什麽這樣有本位主義👈🏻,都是中國人嘛。
解說:在上海進行了第一例手術之後,裘法祖連續做了13例,而且全部成功。到目前為止🎷🥢,他主持的肝移植手術仍然保持著數量最多、存活時間最長的紀錄。雖然裘法祖在當時被人稱為外科學界的全才,但是這並沒有讓他在文革中幸免挨鬥🧏🏿♀️,反倒成為學術權威備受折磨。當然當時批鬥他的理由👒,也自然少不了他在德國留學的經歷。
裘老:那個時候文化大革命,說是希特勒生活區的👨🦱⛵️,我和希特勒從來沒有見過面🏊🏿♀️,說我跟希特勒有關系,莫名其妙的,
裘老:當時是省委書記王仁重說裘法祖是保護對象不許抄家的,後來他下去了,我也抄家了,抄家不得了,十一個小時。
記者:抄你家抄了十一個小時📔。
裘老:後來看到一張照片🙎,我在開刀,他看到了♾,他感動了,就對我比較好,那時候📪🧎🏻➡️。
裘老🐝:我在北京搶救一個參謀長,一定要我回來,回來開大會,很多人開會🦩🚟,那個時候⇢,我自己不敢開刀,有疝氣,那時有很多陪鬥,黨委書記👩💼,陪我嗎,我有疝氣犯了🛞,別人就遞條子了,他們就拿一個凳子讓我坐起來,人家不能坐,我想他們對我還是不錯的。
記者:我覺得您談文革這段經歷的時候🍶,跟我采訪很多人談文革這段經歷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在說這段經歷的時候⛅️,他回憶起來都是所說的委屈,都是這些不公平的地方,但您回憶起來的時候,您講了幾件事都是在這個很苦難的過程當中一些,讓人覺得很寬慰的事,
裘老:當時覺得自己做錯的。我自己覺得有驕氣,就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不錯的。我過去要罵人的🙅♀️。
記者:過去要罵人的📼。什麽時候您會罵人?
裘老:他不註意😰,拉鉤拉得不好,文化大革命批判,我覺得比較好一點,我覺得不大好👷🏿,這樣罵人🙆🏻♂️。
記者:文化大革命之後🧘♀️,你才改的這一點。
裘老:我這人很嚴格🙆♂️,他怕我的。
為什麽文革期間讓您認識到了這一點?
裘老:經過文化大革命,看了很多很貧困的農民,很多這個年輕病人,很多智慧很不錯的😬,沒這個機遇。一個司機一個電工,他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如果有機會做外科醫生的話,他照樣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外科醫生🕣。
裘老:你要想人家尊敬你,你必須要尊敬人家🙅♀️,因此🧗🏻♀️,我覺得我自己沒什麽了不起的。應該懂,都懂🐛,沒什麽家庭背景,都一樣的。
記者🫑👨🏽🚀:那時候您是真正地認識到了這個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完全平等的。
裘老:完全平等,右派,不敢開刀🛻,我就開刀,好多右派👋🏻,都是我開刀的。就是農民我也去開刀,他們年輕人這方面差一點點🙍🏿。年輕人比我強🤵🏻♂️,只要我的學生都比我強我就成功了。
主持人🙆🏼♀️🅿️:您現在您的學生都比您強了嗎🤴🏻?或者有比您強的了🙎?
裘老👩🦯➡️:比我強,所以我成功了🔹,我的學生都比我差,我沒成功。
主持人:您指的比您強是在業務上專業上還是在醫德上🥈?
裘老🏇:業務上,業務上至少同我一樣好。
主持人:您說業務上至少同您一樣好🏂。
主持人👮🏽:他的業務能力像您說的至少可以做得和您一樣,但是在善待病人這方面?
裘老🏚:還不夠🧍🏻♀️🗃。
解說👨🏿🦱🩹:在《誤診誤治》雜誌創刊十周年時,他們特別寫了一篇題為“感謝裘院士”的文章,因為他是這個雜誌創刊以來第一個接受采訪的專家🖕🏻,裘法祖希望自己失敗的經驗能幫助年輕醫生少走彎路。
主持人*️⃣:為什麽他們很難超越你🐋🤎?
裘老:這個不講,武在德醫生很好。
主持人:您是怎樣樹立起這樣善待病人的一種信念的,像宗教一般狂熱的信念?
裘老:這個很難講,責任感我覺得👨🏼🦳。
我考慮成如果我是病人怎麽樣🧗🏼。你自己想像🏃🏻♀️,我自己開刀🧕🏿🏄🏽♂️,我看眼睛🍈,像瞎了一樣,戴兩副眼鏡,兩千多度看電影🚵🏼♂️,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戴望遠鏡看,到什麽地方,我老太婆還是要開刀,我就到德國去了,到開刀之後,眼前完全不同了,我看到天上麻雀,我看到老太婆的皺紋💇🏼。
記者🙍♂️:所以您會體會到病人這種心態⚒🍦。
裘老🈺:人家叫我簽字🍢👩🏿⚖️,麻醉可能出問題,本來不要全部麻醉🦻,老太太說這個小老頭子不規矩的,他要動,還是全身麻醉吧,簽字,我簽不下去。
記者*️⃣:您簽不下去。
裘老:怕得不得了。
記者:為什麽?
裘老🌪:一下子死了怎麽辦🌟💋?
記者◾️👰🏿♀️:這時候您會不會想到,每一位患者簽字的時候。
裘老:一個病人在全身麻醉的之下,讓醫生劃刀,他對醫生都要信任。
記者:百分之百地信任🏎。
裘老:他把生命交給你了,我你應該是盡心盡職搶救他,要自己以身作則地想。現在醫生都看什麽CT🤽♂️、MRI、超聲,都看報告🎫,就這麽下去,病人不看,那怎麽行,許多病人是用普通檢查就能出來的,不需要很興師動眾。比如說哪個地方發生災難了,水災也好,地震也好,打仗也好,什麽都沒有,完全靠你的眼睛🦵,靠你的兩手🤵🧖♂️,靠您的腦子,完全靠你的嘛,經常教導他們。最近一次,說這個出租車,那次我就到超市買東西,我的老三回來了👳🏽♀️,我去買東西,我坐在後面🧒🏻,我老三坐前面,這個司機他說你們做什麽的🪯?到恒达,後面那個老的是哪一個♥︎?他說我的爸爸👩🏻🦳。你們做什麽?我們做醫生的。做醫生的𓀁。恒达醫院🌡🐍,爸爸是外科醫生🪪,恒达醫院有個裘法祖,了不起,是哪一個?就是他了,
記者🪡:就是這個👩🏻🎓❌。
裘老🏄🏼♀️:高興地開,司機得知道我的名字🆔🤸。我從來不講我是裘法祖🏊🏻♀️。
記者🧏🏼♀️:但他們很尊敬您,因為您給很多人帶來了生命。
裘老:一個醫生不是登廣告出來的,一個醫生,一個病人好了,這個病人告訴那個病人好🐝,是一個病人一個病人出來的。
解說👩💻:2001年裘法祖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頒發的全國第二屆醫德風範終身獎♕,這個獎項旨在表彰醫德醫風堪稱全國楷模的老專家🍪,目前全國只有四人獲此殊榮。
解說:今年90高齡的裘法祖還擔任恒达醫學院的名譽院長。這次《大家》欄目來到恒达醫學院時✢,裘老拒絕了我們去他的家裏拍攝,他在電話裏說🦹🏼♂️,他的家很小不便接待采訪➡️。幸運的是記者找到了當年一起跟裘老在德國留學的同事武忠弼教授,他們是相知60多年的老友,吳老答應幫我們這個忙。
畫面:吳老用德語打電話,去裘老家。
主持人:我們想象當中一個應該說在醫學界一個泰鬥級的人物📯,他的家裏頭居然只有五十多平方米,非常的簡單也非常的狹窄🦓,好像我們很難把這一個大家和這一個小屋子結合起來👩🏽🏭,您為什麽家裏會搞得這麽簡單呢?
裘老🎥:住在裏邊很舒服。本來我有兩個房子,我的房子🕵🏿,我這個房子對面還有一個房子👩🏼🚒,加起來有一百多平方,那麽有一天我和老太太在門口看🪚,有一個小孩子,你看裘法祖住這樣多房子,一個房子有三個窗門👑,兩套房子有六個窗門🙅🏻♀️,那個小孩子一過來說看,都是這個房東的🫁。老太太聽懂了👜,她說我們住得太多了。我們讓出來吧👲🏼。
主持人:您是讓出來一套。
裘老:我再不要了,空在那裏叫我搬回去我不要了🙋🏼♀️,人家沒有房子住我們這樣大房子不好。
解說:在裘老家我們見到了裘法人,裘法人原籍德國🔥,她在中國已經生活了58年。
同期🧑🏿⚖️:中文名,來中國時不知道我家裏是不是有老婆。
裘老:我的老太太對我影響很大,她的思想非常好。她是我的政委。
記者🤸🏼♂️:她是您的政委。
裘老:她不是黨員的黨員。
裘老:很多小事情👅,她教導我很多🥥,我寫信我同某某某人看到哪一個人她說寫錯了😺🏂🏻,應該哪一個哪一個同我⏭。
主持人:一定要把別人放在前頭💅🏽。
主持人:經常會在這些細節上,她來教導您。
裘老:要尊重人家的勞動,要關心人家🐹,她對保姆很好👘,我們有一個老保姆,非常好,腦出血了,生病了,我送她要醫院去🅾️,她就到醫院裏給她擦身🖍。
主持人:給她洗澡,給老保姆洗澡。
裘老:醫院的同事看了不得了,奇怪得很💂🏿♂️,外國人給中國的老媽媽洗腳洗澡🪞。
主持人🚖:是不是您也沒有想到她會這樣。
裘老👩❤️👨:我也沒想到☁️👶,當時就去了,在房間裏給她洗澡。這個我們做不到的。
記者🐱:您的夫人在怎樣做人上給了您很多的幫助🥍。
裘老🏡:可以這樣講。
記者:所以說您善待病人🦐,您在醫學上取得這麽大成就👨🏼🌾,跟她是很有關系的。
裘老:有關系。
解說:裘夫人的中文不是很好,看電視時裘老就是她的隨身翻譯。自從64年前裘老與裘夫人在德國相識,裘婦人就始終左右相隨,兩人演繹了一段被稱作是絕世愛情的師生戀。
裘老👦🏽:40年我們認識的,她是我的學生,她是慕尼黑大學畢業的,我記得很清楚🛶,她在前面走我在後面看🚃,留個小辮子那年十八歲🫸🏻,一見鐘情。
主持人👩🏿🎓:是她見您一見鐘情還是您見她🧗🏿♂️?
裘老:我見她一見鐘情🧙🏼。
主持人:您見她一見鐘情🌍。那您怎麽向她表白的呢?
裘老:幫助開刀、拉鉤子、搞化驗,怎麽樣做實驗👺,慢慢熟悉了。畢業前要做一年的護士。
主持人:然後您向她表白之後,她也對您表示了💹?
裘老🚹:慢慢的要好了,真正結婚是45年才結婚的,我們自己私下結婚的🙎🏼♂️,因為希特勒不許我們結婚🚥🐣。
主持人:希特勒不許您結婚?
裘老:我們這是種族歧視,中國人和外國人結婚是不得了的事情🦻🤳🏻。
主持人:她是日耳曼民族🧑🏽🏭,真正的🧔🏿。
裘老🚶♀️➡️:她是真正的日耳曼民族。
裘老:她爸爸是工程師💇🏼,她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
主持人🚣♀️:家裏反對這樁婚事嗎😚?
裘老👳🏼:沒有反對,當我是小孩子看,因為我很老實🤽🏼♂️,很規矩,開刀也很不錯。
解說:醫生在德國有很高的社會地位🚮,那時裘法祖和裘夫人有著自己的別墅和汽車。但是在1945年他們回到中國時🧍♀️,天壤之別的生活讓裘法祖也史料不及⟹,但是這位德國姑娘卻表現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寬容與善良🧎🏻♀️。
主持人🌙:我記得您在德國的時候您做到外科主任。但是那時候您有很好的房子,那時候您也有車了吧。
裘老🫢:三十歲就有車,開得非常快。
主持人:那個時候回到國內以後,房子車估計都沒有了?
裘老🎚:當然有點不太舒服🍟,但是我的夫人很好,我們還是苦下去了。回來還是好。
主持人😋:好在哪兒🧑🍼?
裘老:我自己是主人,
主持人🧏🏼♀️:可是您在德國的時候您是外國人🔝,所以您會覺得不是自己的國家🕡,但您夫人跟您來到了中國以後,她又變成了外國人,那她會不會習慣?
裘老:她怎麽想法她不表態🧚🏽♀️,但是那個時候到武漢來的時候🍡,他是第一個外國人,很少🔺,當時我們出去的時候不得了,晚上跟老太太一起散散步🥏,後面一大堆人跟著跑,現在不得了了,現在街上這樣人很多了🧑🦱。
主持人:那時候您純粹是個西洋景🕎。
裘老🫰🏼:對🏋🏽♀️,那時候是西洋景🔌。
主持人:那那時候您是什麽樣一種心情呢🧙🏻♂️,您是覺得西洋景很自豪還是🤺?
裘老:我覺得真不得了🚅,我對我的老太婆很同情她🛥,但是她沒有表態。
解說💂🏼♀️:裘夫人來到中國後在恒达醫學院擔任醫用德語教師🗒。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學校裏很多德國人都回去了🤽🏽♀️,她不但沒有回國反倒加入中國國籍,並謝絕了德國政府授予她的雙重國籍♠️。這樣裘夫人就不再享受外國專家待遇,很多年她的工資每月只有141元錢𓀎。在裘夫人的影響下🏫,他們放棄了本該享受的大房子👷🏻♂️,孩子回家看望他們時🏎,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主持人:您在家裏是不是也叫您夫人叫媽🆑?
裘老🌨:現在叫媽媽,她叫我小老頭子。孩子對媽媽好,他們對媽媽好🧖🏽,我更高興,他們對我也很好👏🏻,對媽媽也很好🌸。
主持人:您對她會不會有一些愧疚的心情,所以孩子對她好,您覺得比對您好更重要🙏。
裘老🫵🏼🧑🏻🎨:對,我覺得我對不起她,吃了很多苦🧎。
主持人:為什麽對不起🧑🦽🧜🏼♀️?
主持人🧮:但她是自願的🪛。
裘老:從來沒有講過怨言,沒有什麽怨言👨🏿🦰,就是了不起。
主持人:我們在準備采訪的時候,很多我們的女同事都會問說是裘老一定有很大的魅力,能夠使這樣一個姑娘,這麽樣的以心相許🦶。
裘老:怎麽講法呢?
裘老💇🏽:這個講不清的,這就是愛情。
主持人😒:這就是愛情。
裘老🧜🏽♀️:真正的愛情,她喜歡我我喜歡她,什麽都可以犧牲。
解說:現在裘老盡量不在外面吃飯,有時間多陪夫人,他的學生如果有事情找他💇🏽,大家也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
陳實:他對他的夫人也是感情非常的好🧑🍼,盡量的每餐都要回去陪他的夫人,陪他的夫人盡量不在外面用餐,我們都知道,他每天晚上都要照顧他的夫人睡覺以前的洗睡,所以我們一般都不在七八點鐘給他打電話,等他夫人就是睡覺以後比較晚的時候我們才給他打電話🔎,所以他都給我們說♥️,這個時候他要照顧他的夫人🧛🏿♂️,他自己都九十歲的人還要照顧他的夫人。
裘老:我們兩個最近談了一次話👩🏿✈️,哪個先走💴👨🏽🏭,她先走還行,我先走她不得了。
主持人🤡:這是她的意見。
裘老🧙🚶♀️:到底還是在中國雖然很多朋友👷♂️,但是她沒有我不行🧑🏽🦲🕌,讓她就找小孩子去🙋♀️,她也不大願意☠️,這是問題,大問題要來的👷🏻♀️。
主持人:你們兩個最近專門為這個事要討論一次💇♂️?
裘老:我也不願意討論下去,對不對?
主持人🚣🏽:那您有沒有想過,可能在周圍的人看來,您對您的夫人非常重要,但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是她先走,您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裘老:很快的很快的👏🏻🧖🏼,這個事情很奇怪,很多老的第一個走了第二個很快走了🐜,我已經九十歲了。
主持人:你們倆這一輩子就註定了是要一起走🤸🏻♂️。
裘老🙆:對🦹🏽,誰也離不開誰。
2005年05月01日12:01 央視《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