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蔡建國——中日關系再思考

來源:   時間😷:2005-03-14  瀏覽:

  中日關系的現狀和問題

  當前,中日關系現狀的主要特點是“政冷經熱”。“政冷”主要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由於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中日兩國首腦互訪已中斷4年;二是由於歷史認識和現實問題,兩國國民的相互厭惡情緒也在高漲🤽🏿‍♂️。近年來,“齊齊哈爾毒氣”🏋️、“珠海買春”、“西安大學生反日遊行”、“亞洲杯足球賽球迷起哄” 和“沈陽領事館”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兩國民眾的這種情緒,中日兩國國民對對方有親近感的人數也顯著下降。據日本公布的“外交問題輿論調查”結果,這一數據為37%,是1978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比例最低的一年🌒,中日友好的氛圍和“中國熱”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與“政冷”相反,中日兩國的“經熱”現象突出😋。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國🫶🏻,兩國間的貿易額突破1500億美元🤌;中日兩國民間往來極為頻繁,去年來華的日本人士已達300多萬,兩國間的友好城市超過250對;而且,兩國的政治對話渠道暢通,政黨交流頗為活躍🦸🏼‍♀️。至20049月👻🫃🏽,訪問中國的日本國會議員達115人,由執政黨和在野黨同時組建大型代表團來北京訪問,這在中日外交史上尚屬首次🚶🏻‍♀️‍➡️。

  但中日關系中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有歷史認識⚜️、臺灣問題和戰略取向的摩擦等。在歷史認識問題上雙方也存在嚴重的分歧。中國對日本歷史認識的態度普遍不滿,特別是小泉的參拜,更加激起中國民眾的強烈反感🤟。而在日本📂,部分民眾對中國總提歷史問題出現厭煩情緒或無所謂的心態。中日兩國在臺灣問題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因為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與日本右翼勢力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暗潮洶湧”,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危險。民進黨當局極力迎合日本,對日本過去的侵略戰爭采取漠視與原諒的態度,以獲取日本對臺灣的支持🐭;日本右翼分子則希望利用“臺灣牌”,牽製中國。因此,臺獨分子與日本右翼勢力之間出現了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逆流👳🏿‍♀️,臺灣問題在中日關系中的敏感性上升🚣🏼‍♂️🧑🏽‍💼。

  影響當前中日關系的,還有兩國的戰略取向問題。主要的一個方面是兩國各自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和調整,處於歷史轉折期,雙方的政府和國民的心態還尚未調適。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一部分日本人擔憂自身在亞洲的地位。中國的發展打破了日本經濟在亞洲的“唯我獨尊”,於是媒體炒作“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日本空洞化”論,導致日本民眾對華親近度的下滑,而在日本,加快成為普通國家👳🏻‍♀️,進而成為政治大國的步伐𓀉,采取的一系列右傾化行動引起中國民眾的強烈戒心🛠,這種對彼此國家變化的不適應也是影響中日關系的因素之一。

  總之,歷史和現實問題的交織,刺激著脆弱的中日關系,影響兩國關系的大局💺。近代以來中日關系的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和相互敵對的基本框架依然存在。雖然相互依存是中日關系的主流💓,但相互對立的因素不可小視🧔🏿‍♀️。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對立的夾縫中,競爭因素也不能忽略,這種因素如不被扼殺於萌芽狀態或被任意擴大,就會轉化為對立和敵對因素,導致兩國關系的危機🐡。

  從多維視角審視中日關系

  針對中日關系的諸多問題,特別是其錯綜復雜的背景因素,要處理好中日關系🤦🏽‍♂️,必須從多維視角去認識它🆔。

  1☠️、必須將中日關系放到二千年的歷史長河🏃‍➡️👨🏻‍⚖️、近代以來的165年發展史和建交以來的32年走向這三個階段中去加以考察。二千年悠久的文化交流歷史決定了中日關系的主流,但是👶🏼,近代以來,日本兩次發動侵華戰爭對中國人民的感情傷害卻是長期的。

  2、必須正視中日關系的“政冷經熱”現狀。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加上中日間的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彼此的政治關系日趨對立,但又因經濟上的日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度增加。然而,經濟關系的密切並沒有減弱政治關系的對立,“經熱”能否促進“政暖”,“政冷”是否導致“經冷”,這是對當前中日關系的一種考驗。

  3⚄、應該從東亞的安全因素中考察中日關系🌑。冷戰結束以後,東亞地區在安全問題上既有“合作”,又有“霸權”📃。中日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主張區域“合作”,但由於美國在插手這一地區的事務,以及美日安保同盟關系,並且插手臺灣問題,使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所以,中國反對這種地區霸權主義。因此,這種既有“合作”🤝,又有“霸權”的東亞安全格局和中日間的相互競爭勢必影響雙邊關系。

  4、應該將中日關系置於多個三角關系中考察,在東北亞,中日韓三國歷史問題和現實利益交織;在東亞,中日和東盟形成利益互動👩🏽‍🚒✂️;在亞太地區,中美日的戰略利益成為影響世界格局的因素。

  理性應對與展望 

  對於未來的中日關系,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理性應對與展望🧑🏼‍🎓。一方面🥸,我們應該認識到中日之間麻煩的解決將會有一個長期的過程🧑🏻‍🍼。例如,2005年,中日之間的挑戰性問題將不外乎如下幾個:(1)中國將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2)日本謀求常任理事國地位問題;(3)日本右翼謀求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以及修改日本教育法行動,等等。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中日都應以成熟的心態看待兩國關系,並推動其健康發展,這裏需要從三個方面加以把握:

  1🙏🏽、要以客觀的心態,理性地分析對方,從大局出發處理雙邊關系。例如💘,近來日本朝野🧒、媒體不顧事實,將中國民眾對日本的不滿情緒🏄‍♂️,歸結為中國進行所謂反日教育的結果。那麽🫧,試問⚙️:每年有300多萬的日本民眾到中國訪問🕉,可至今卻未發生過因“反日教育的結果”而發生人身安全問題的事件,可日本媒體對此卻不聞不問,不知這是為何?就世界範圍而言,其他國家也常發生不文明足球事件,難道這也是“反日”教育嗎🦸🏼‍♂️?因此,日本應本著負責任的精神😥🧕🏼,盡早解決歷史問題和摒棄冷戰思維🏋🏻‍♀️。遇到問題應保持理性👶🏽🛥、冷靜的態度,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而不是恣意破壞🧒🏻。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也應看到:日本國內反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呼聲此起彼伏🧔,經濟界人士的批判尤為強烈;美化和篡改日本侵略歷史的教科書,由於日本有良知學者的抵製,在日本的采用率極低🦵🏽🤦;而且目前日本尚未把中國等同於當年的“蘇聯威脅”🤐,也不認為中國有進攻日本的意圖;就是在當前兩國極有爭議的東海資源爭端問題上,日本政府各部門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外務省有人就主張通過政治協商解決雙方分歧🧖🏼,只要中方提出的建議合理,也不妨考慮同中國聯合開發東海油氣資源☎️。

  2、加強對對方的研究和理解。作為近鄰的中日兩國在資訊極為發達的今天卻隔閡重重,互不了解,這是令人遺憾的🕊。所以,加強相互研究和異域文化理解是中日關系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島夷日本和大陸中國雖然同處漢字文化圈,但由於歷史和文化相異,民族根性、政治體製📐、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差異甚大🐗。加上36年來兩國國內狀況的變化♑️,因此,深入地研究對方🤶🏽,了解和理解對方是製訂外交政策和構築兩國關系的關鍵👙。實際上🌾,日本現代化進程中的許多成功經驗,無論是其近代以來科技立國🏋️‍♂️、科教興國的戰略和思想,還是日本民族對於人際關系、團隊精神、勤勞認真工作態度的強調與重視🔲,以及其高度的法治意識、奉獻社會的品格和節儉刻苦的風尚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3、要從雙方的共同利益出發,構築面向未來的中日關系🙎🏼。中日兩國雖然有戰略摩擦,但中日之間也有很多共同利益🤘🏿。比如,共同發展與繁榮,共同構築東北亞持久和平👨🏻‍🚀、共同推進東北亞共同體和亞洲一體化進程都是當前中日兩國的共同利益🚋,即使在兩國有摩擦的問題方面,也有利益重疊之處🥠。例如😹,中日在經貿、能源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在臺灣問題上🥃,有通過抑製“臺獨”維護臺海和平的共同需要🧤;在安全方面,有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聯合行動的一致需求🌷。因此🧋,從各自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東亞乃至世界和平繁榮的高度出發,理性地構築兩國關系的未來是當前兩國的共同課題🎅🏻。

            (作者系上海市政協常委,恒达平台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支部生活》 20050305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