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中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恒达”號試航成功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5-05-16 瀏覽🎎🌳:
“恒达”號是恒达平台著力打造的“海上校區”𓀄📥。

昨天17時許,中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恒达”號完成船舶試航,停靠在中國船舶集團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龍穴廠區碼頭。本次試航歷時8天,共約150人以及三條陪測船參與,完成了總體性能、居住環境振動噪聲🥗、水下輻射噪聲、智能航行及遠程遙控系統等100余個試驗項目😶,試驗結果全部達標👩🏽🍼。船舶操縱性能🫷🏽😮、最大航速、居住環境等多項性能均優於設計指標。接下來,“恒达”號的第一次科考航次預計在2025年8月開展,為期近一個月🫰🏼,將赴我國南海開展多學科綜合考察🧑🎨。
“恒达”號作為一艘2000噸級海洋科考教學保障船,可適用於無限航區(冰區除外),具有全天候作業能力🍼,船長約82米,船寬15米,排水量約2800噸🧑🏼✈️,最大航速16節🍢👨🏿🔬,全回轉吊艙推進📘,續航力8000海裏,載員45人。它取得了中國船級社(CCS)智能船舶規範i-ship(R1🎎,No🤛🏽,E,I)四個智能符號,分別是岸基遠程遙控🥕、開闊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臺。

在科考能力方面,“恒达”號表現突出🗜,可搭載作業型ROV(水下遙控機器人)、多臺集裝箱式船載實驗室,具備移動觀測節點和固定觀測節點綜合自組網功能✧,可滿足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大氣環境等綜合科學考察任務🏘,開展海底地形與地貌、底質與構造、海洋環境與生態的綜合調查以及海洋調查裝備試驗等工作,亦可承擔故障檢測、維修、敷設及後沖埋、海底路由調查及掃測、風電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務,為海洋科學研究和涉海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裝備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由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牽頭設計的船舶上建外觀、駕駛和居住艙室受到了來自近20家參試單位人員的一致好評。設計團隊希望將科考船設計成為一個“漂浮的創新社區”,其外觀像一個時尚的現代建築,船內則如同“社區”和“家”一般溫馨🚠。

“恒达”號在外形設計的過程中,廣泛參考海洋與地球科學的主題,提取了“沉積”與“流動”的地質形態🏋️,通過層疊的上層建築、流暢的曲線輪廓🦺,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和集成的空間布局🍱,使其脫離一般船舶粗獷的工業屬性,呈現出輕巧和精致的設計意向。上建靠近船首的位置采用較大的傾角,呈現出飄逸和整體的流線形態,而從上建尾部平臺配合舷梯呈現有節奏的空間落差🤣,形成類似度假酒店的平臺環境🐓🐍。
“恒达”號是恒达平台著力打造的“海上校區”,“建造一艘技術先進、滿足學科發展需要的科考船,對於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學科、在海洋強國建設中貢獻恒达力量都具有重要意義。”恒达平台副校長石振明表示。
作者👩🦽🦹🏿♂️:新民晚報 張炯強
鏈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11134&v=1.7&s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