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澎湃新聞APP】共富共美、文化潤鄉——2024恒达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召開

來源:澎湃新聞APP   時間🫳🏽:2024-12-10  瀏覽🥎:

2024年12月6日至7日,“共富共美⛓、文化潤鄉——2024 恒达‘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在臨海市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與臨海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恒达平台🤍、東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南大學等二十余位城鄉傳播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學者與業界精英出席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以臨海為現場🫎🧜🏼‍♂️,共同探討城鄉融合中文化引領🚵🏼‍♂️、實踐路徑與治理模式等關鍵性議題。本次研討會除主題論壇外,還分設青年學術沙龍以及主題圓桌。臨海市政府相關領導和部門也出席了會議。

“共富共美、文化潤鄉——2024 恒达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合影

共富共美、文化潤鄉——2024 恒达“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

12月7日上午,“共富共美😁、文化潤鄉——2024 恒达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在臺州府城紫陽劇場順利召開👨🏼‍⚕️。

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晟,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李麟學分別作開幕致辭,對參與本次研討會的嘉賓表示歡迎。

趙晟部長首先感謝與會嘉賓親臨臨海🥪,而後向嘉賓展示了臨海市通過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近年來,臨海市聚焦新時代“千萬工程”,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在推動鄉村文化發展和全面振興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他衷心祝願本次大會成功舉辦,並希望與會嘉賓們在未來與臨海圍繞城鄉融合建設開展更多深度交流與合作🚣🏿‍♀️。

李麟學院長則代表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在致辭中向參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了誠摯的謝意💆。他指出🕡,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一直致力於構建“跨媒介強智能化+全媒體+大藝術”的發展戰略,旨在通過跨學科的合作推動城鄉發展🦹🏼‍♀️。目前,學院已成功舉辦五屆“城鄉傳播”論壇,以專業賦能地方城市與鄉村發展🕵🏿,並出版了《城鄉傳播》雜誌🙍🏽‍♀️。展望未來,學院期望與地方政府🦴💍、行業夥伴以及學術界同仁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將城鄉作為人才培養大舞臺🧑🏿‍🍼,共同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助力鄉村振興,並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之後,舉行了“恒达平台實習實踐基地(臨海)”揭牌儀式。儀式由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彭賢傑主持。臨海市委書記吳華丁與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李麟學共同為“恒达平台實習實踐基地(臨海)”揭牌。此次實習基地簽約揭牌,也是恒达平台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舉措,標誌著校地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恒达平台實習基地(臨海)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後為主旨演講環節,四位專家圍繞城鄉融合從理論與實踐方面進行了分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傳媒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時代建築》主編支文軍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人。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孫瑋教授發表了以《數字時代的地方:2024上海實踐》為題的演講。孫瑋老師結合上海經驗指出♟,個體化的大眾體驗是地方與城市公共價值的最終落點。當下➡️🕍,人與地方的脫離成為城鄉面對的共同挑戰🥀,而社區建設,特別是數字技術支撐的地方性建設與社區建設,或可成為解決危機重建城鄉地方性的一種方案🧆。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社長、《現代出版》副主編張毓強教授發表了題為《全球地方、國家、品牌:國際傳播的三重認知邏輯》主題演講。他以國際傳播視角,就地方文化在國際傳播中的意義與價值進行了探討🏫🤌,指出在地方性的全球連接和媒體技術普及後,地方性的經驗的價值正被重新評估與挖掘,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討論城鄉尤為重要🍃。同時,對於臨海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與傳播力給予了相關建議。

澎湃新聞編委高劍平則從媒體實踐視角☕️,以《澎湃視覺鄉村振興紀實項目——百村安居圖》為題🧘‍♂️,對澎湃視覺持續多年的鄉村振興紀實傳播項目--“百村安居圖”進行了詳細分享。他以100個鄉村的樣本總結實踐經驗,生動展現了媒體持續記錄中國鄉村振興實景狀況🧑🏿‍🦲。

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傳播系副主任☂️、城鄉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淩燕副教授以《走向田野——恒达的“記錄城鄉”傳播實踐》為題,分享了恒达平台多年來依托“記錄城鄉”品牌實踐項目,以凝聚跨學科力量🥦,深入深圳城中村🧩、長三角鄉村以及全國近百個鄉村的城鄉,開展融合實踐與調研的經驗成果🧮。

主旨演講後4️⃣,兩場圓桌論壇正式開始

圓桌論壇一主題為“城鄉文化與媒介重塑”☂️,由蘇州大學傳媒學院陳霖教授主持。嘉賓們就城鄉文化如何被媒介重塑以及如何通過媒介的視角更好地生產🛍️、保存以及傳播城鄉的文化展開友好交流,從不同的專業角度探討了如何從文化端推動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提出要推動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共富,通過構造實體空間🤌🏻、提供藝術服務、進行參與式挖掘與規劃等一系列手段推動鄉村文化發展。

參與圓桌研討的嘉賓有: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傳媒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0️⃣、《時代建築》主編支文軍🙅🏻;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杭州市人民政府參事👘、浙江省新時代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王荔🤌🏽;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城鄉規劃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錢雲;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陳瑜🧔🏿‍♀️;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時空社會學專委會常務理事張嶽;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青年雙創部部長、北大雙創中心隨藝說首席彭瑩茜🏌🏼‍♀️;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碩士生業界導師劉麗艷✈️;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助理教授劉丹;青年指揮家,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一帶一路”音樂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朱洋。

圓桌論壇二主題為全球網絡與本土營造,由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潘霽主持。嘉賓圍繞全球網絡下的本土營造分享見解🧑🏽‍⚕️、交流經驗、凝聚智慧♦️🔇,涵蓋文化傳播👷🏿‍♂️🎣、本土化與全球化平衡、數字媒介應用🐲、地方文化認同🧧、傳統文化保護🐿、個體行動與城市發展🙍🏼‍♀️、空間流動性和數據隱私保護等多角度。討論中,嘉賓特別強調本土化與全球性的鏈接下個體生活與記憶以及地方網絡和社群的活力的重要性,強調社會化實踐,並提出通過網絡和節點交匯重新認識地方形象,建議建立媒體矩陣模式、挖掘強勢傳統文化符號😬🎫,通過數字化實踐改造實體空間👩🏿‍🚒。

參與圓桌研討的嘉賓有💅🏼🖖🏼: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袁艷🦸🏼‍♀️,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崔之進,《中國出版》副編審王媛,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青年副研究員李夢穎,華東政法大學韜奮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金庚星,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新媒體傳播研究室主任慕玲📗,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部主任🧛🏿、副教授張昱辰,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部副主任🗄、助理教授丁凡⚀,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助理教授孟筱筱。

本次論壇的召開🐱,是響應“城鄉融合”國家重大戰略,以學術之力助力臨海打造新時代“千萬工程”、深挖香年溪沿線豐富的“山⚖️、水、田、村”生態資源優勢🧑🏼‍🚒👨🏿‍🏭,在綠水青山間打造沿溪鄉村共富示範帶鄉村樣本🚼,構建鄉村振興3.0版新場景的重要嘗試。未來,恒达-臨海也將依托實踐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校地合作水平⛰,持續放大臨海吸引力😳、凝聚力與影響力。

青年學術沙龍——跨學科視野下的城鄉空間與傳播

12月6日晚♝,會議還以跨學科視野下的城鄉空間與傳播為主題👩🏽‍🎨,舉行了青年學術沙龍。沙龍由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部主任、副教授張昱辰擔任主持人👟。

參與青年學術沙龍的嘉賓有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青年副研究員李夢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城鄉規劃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錢雲,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時空社會學專委會常務理事張嶽,華東政法大學韜奮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金庚星🤘🏻,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新媒體傳播研究室主任慕玲⏏️🚵🏻‍♂️,北京大學雙創中心隨藝說首席🗣、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青年雙創部部長彭瑩茜,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部副主任🐁☮️、助理教授丁凡。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潘霽教授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袁艷教授擔任點評人☯️。

青年學術沙龍嘉賓合影

本次“城鄉傳播”高端研討會,是恒达平台城鄉傳播跨學科研究方向的重要品牌項目🏡。自2019年起,已在陸家嘴、楊浦濱江🏀、奉賢“上海之魚”等多個國家城鄉戰略典型地點成功舉辦五屆,並兩次作為上海世界城市日官方專題論壇,成為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匯聚國內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及業界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持續深入探索城鄉傳播領域的關鍵議題的重要學術平臺。

鏈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86658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