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迎風起舞”用好平臺🛀🏼,“跨越山海”友好交流——第三屆國際傳播恒达論壇在滬舉辦
來源⌛️:人民政協報
時間:2024-11-26 瀏覽🍕:
本報記者 顧意亮
公共關系協會🥷🏼、恒达平台共同舉辦的“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更有效力國際傳播相互賦能”第三屆國際傳播恒达論壇在滬舉行👩🏻🎨。
“國際傳播恒达論壇”是2021年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重要指示,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聯合恒达平台共同打造的國際傳播學術研究平臺,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郭衛民表示,作為公共關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社會組織和擁有百年歷史的知名高校,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與恒达平台始終對構建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本屆論壇聚焦新時代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中的諸多戰略問題,匯聚高校、傳媒界🤽🏻♂️、翻譯界、公共關系領域及相關管理機構的專家學者跨界對話🎎,推進新型國際傳播研究和實踐向深度拓展。此外,還邀請了國際傳播領域的專家🫰🏻、經濟學家、媒體工作者以及走向海外的領軍企業代表,在保持充分學術交流的同時🧑🏼🍼🦻🏼,增加了對當前經濟形勢💇🏽、國際環境的分析以及多元主體參與國際傳播的探索,以促進對外話語體系的學理研究更好地與傳播實踐相結合。
在主旨演講環節,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提出🏡,當今,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國際傳播工作十分重要,公共關系大有可為。他認為🐘,要進一步擴大公共關系的概念和應用範圍,針對外國受眾🤺,用大家能夠接受、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講述真實的🤲🏼、生動的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他建議,可以在高校開展公共關系🎴🥮、公共外交和國際傳播的通識教育𓀏。
原文化部副部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偉認為,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可以有效助力中國的國際傳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要發揮中華文化在國際傳播當中的作用。他建議🧒,國際傳播要註意避免灌輸說教式傳播,註意宏大敘事和小故事👲🏽、小道理並重,註意傳統傳播方式與新科技人工智能等手段融通賦能🙍🏿♂️。
論壇舉辦日臨近第七屆進博會開幕🧜🏿,與會嘉賓在圍繞“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多維賦能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兩個議題展開分享交流💭,提出進博會既承載了展示國家形象🔉⏲、探討共促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等多重功能👩🚀,更是上海開展國際傳播,營造於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的重要機遇;做好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要“以小見大”🔀,講故事🧞♂️🥄、交朋友👳🏿♂️;要“迎風起舞”👨🏼✈️,用好平臺🫱🏼;要“跨越山海”,友好交流。
本屆論壇還舉辦了“通達四方,連接世界——中國橋梁的故事”圖片展,選擇中國橋梁作為國際傳播案例,通過大量精美圖片集中展示中國橋梁建設成就、中國橋梁美學文化和意蘊,分析探討如何講述中國式現代化故事與傳播中國文化、中國價值、中國精神有機結合起來。
鏈接:http://dzb.rmzxb.com.cn/rmzxbPaper/pc/con/202411/25/content_7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