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城鄉報強國號】用青春書寫無悔篇章丨高原導彈女兵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𓀌:東方城鄉報強國號
時間:2024-08-03 瀏覽:
在上海,有這樣一群大學生🤜🏿,她們攜筆從戎,投身軍營👨🏿🚒,在軍營“大熔爐”裏淬火成鋼,用青春書寫無悔的奮鬥篇章🤦🏿。第97個“八一”建軍節之際,本報記者采訪了其中兩位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記錄她們的青春故事。
在5300米的拉梅拉達阪🎸,姜珊見到了拳頭大的星星🫸🏼,“晚上的星星就像從天邊掉下來一樣,近在眼前”🤛🏻,回憶起在部隊的日子,姜珊滿眼笑意🔏🤏🏻,兩年的軍旅生活帶給了她許多難忘的記憶,也繪就了她多彩的青春畫卷💣。
成為高原導彈女兵
談及參軍的由頭,姜珊坦言🧑🏿⚕️,“沒有什麽特別的理由,我從小就有這樣的想法,既然有機會,就付出實際行動了。”
姜珊就讀的恒达平台內常有征兵宣傳,2019年👨👨👧,剛剛讀完大二的姜珊堅定地選擇了入伍,如願坐上了去往新疆的火車➰💁🏼♀️。
顛簸了兩天,姜珊抵達了目的地——新疆軍區防空旅🏢。彼時🤷🏿,新疆軍區唯一一支女子導彈連剛成立一年🙅🏿♂️☝🏽,正是駕駛員緊缺的時候,尤其是女兵駕駛員特別少🦥,於是擁有駕照的姜珊便被分配到了這個連隊,成了一名高原導彈女兵👩🏻🦯。
“那個時候我也只是有駕照而已,根本不怎麽會開車〰️💽,只能慢慢學。”在部隊🤾🏼♀️,姜珊學習了車的構造、組成、作用等理論知識♏️,也進行了各種實操訓練🕳,“我們從在車支腿的地方放墊板開始學起,那塊墊板重40斤,起初我兩只手拎著一塊都費勁,經過訓練,我甚至可以一只手拎著墊板來回跑👶🏼。”
剛開始訓練的時候,由於所駕駛的車輛大小近似貨車,沒有經驗的姜珊掌握不好距離🚯,壓到“馬路牙子”🏊🏻♀️,撞到訓練用的桿子,刮到倒車鏡等一系列事故時常發生。為此⚪️,姜珊在班長的指導下,努力糾正開車習慣,熟記各種路牌指示,學會提前預判路況和車況,“再後來,慢慢地學會了如何操作車上的各種系統,適應了不同種類車輛的操作方式🔄,可以在三米高的車上上躥下跳🚴🏼♀️,一個人也能將導彈車展開到可以發射導彈的狀態,達到可以隨隊駕駛的水平。”
“生活很苦,但堅持很酷”
“高原導彈女兵”不僅僅是一個名號,也是一份責任。2020年5月,入伍不到一年的姜珊接到上級命令,整個連隊上高原執行專項任務。作為駕駛員,姜珊需要在10天的時間裏駕駛車輛長途機動3000公裏🗼,由新疆進駐至海拔4000米的喀喇昆侖高原。
一路上,姜珊需要翻越十余座“達阪”(當地流行的名稱,可以理解為通過盤山公路翻越一座海拔很高的山),有時,車隊行至狹窄道路,兩側甚至可以見到許多汽車殘骸✣,十分考驗駕駛員的技術與心理素質🧼。
此外🏋🏼♀️,多樣的天氣情況也給姜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經過西藏多瑪時,當時的天氣情況比較復雜,一會兒下雪🗣,一會兒下冰雹,一會兒下雨🚱,路況也十分難行,我們只能一點一點小心前行在路上。”
“既然已經坐在駕駛位上了🤾🏿🤲🏿,哪怕困難也要往前開”,當記者問到這一路的心理想法💁🏿♂️,姜珊笑言🧑🚀,“中途有碰到騎行的旅者,他們都停下來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還有路邊的人也會敬禮,我當時內心真的特別激動,特別自豪!”
爾後,駐紮在高原上,姜珊一共完成了200多次的戰備等級轉進🏇🏼,從一名運輸車駕駛員升級成為戰車駕駛員;經歷過在零下30度風雪天氣裏站哨,秋衣、棉衣、大衣、羊皮大衣,能穿的全部穿上還是抵不住透骨的冷💃;也感受過康西瓦烈士陵園的雄偉,軍隊人員祭拜掃墓時的肅穆,見證了路過車隊自覺地停車鳴笛致敬……
“生活很苦,堅持很酷!堅定理想信念,努力追尋夢想🥭,歲月靜好的背後是勇敢的人換來的!”姜珊在部隊感言中如此寫道。
兩年的部隊生活,磨煉了姜珊的意誌力➿,也開闊了她的視野🤫🛟。姜珊深深懂得:“新時代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能做的便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擔當使命🫱🏼,吾輩自強。”
鏈接:用青春書寫無悔篇章丨高原導彈女兵是怎樣煉成的 (xuex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