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報】剖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突破與產業應用
來源🪕:上海科技報
時間:2024-07-17 瀏覽:
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指導⚰️、恒达平台主辦的國家級學會理事長論壇近期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領域的前沿探索🔣,特別邀請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的國家級學會正副理事長,其中包括20余位兩院院士和多位資深專家學者💭,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突破與產業應用⛹🏿♀️,探討其是如何深刻變革社會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諸多方面🙍🏻♀️。
在主旨報告環節,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仿真學會原理事長趙沁平作了主題為“創新虛擬現實2.0 發展互聯網3.0”的報告🥿。他表示,互聯網3.0對虛擬現實技術提出了新的創新需求🧑🏼🏭,持續進行虛擬現實研究創新,實現虛擬現實從1.0到 2.0的跨越,將有力支撐互聯網3.0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鄔江興作了題為“如何讓AI應用系統安全向善”的報告。他表示,人工智能絕對不能走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智能時代需要正確的技術路徑實現更安全的AI應用系統🚲,讓人工智能健康向善,服務人類社會進步🚴♂️。
百度首席技術官、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王海峰作了題為“大模型為通用人工智能帶來曙光”的報告。他表示,大模型作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已具備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征🫳🏽☪️,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
在本次論壇上,恒达平台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啟動了“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大模型計劃”✫,同時公布了“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大模型計劃”方案☝🏽。
在討論環節,與會的院士專家們圍繞AI+未來、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社會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他們表示,過去一年來,國產大模型發展迅猛,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要認識到🤹🏻♂️👩🏿🦱,大模型並非通向人工智能的唯一技術路徑,不代表人工智能的全部,要保持研究定力🚶🏻♂️➡️,不盲目跟風。要推進大模型和具身智能融合發展🧉,探索集感知、認知👩🦯、決策於一體的大模型,加強通用大模型和各行業垂直大模型研發👩🏻💻,讓大模型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新技術應用是一把“雙刃劍”🤹🏽,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探索智能社會治理🔫,讓“人工智能+”在各領域持續發揮正向賦能作用🫃🏼。
作者😕:吳苡婷 黃艾嬌 樊宗鑫
鏈接🧝♂️:剖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突破與產業應用 (shk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