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客戶端】近200所中學校長齊聚恒达聚焦“數智賦能,共育拔尖創新人才”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4-04-07 瀏覽💁🏻♀️:
數智時代,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大學何為?中學何為?4月2日,恒达平台中學校長論壇再開講,聚焦“數智賦能🎭🏑,共育拔尖創新人才”這一主題,來自全國各地近200所知名高中的校長或校領導齊聚恒达平台,與大學共話數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大學和中學如何攜手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在講話中說🧑🏻🦱,近年來,恒达平台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著力促進工🤕、理🧘🏿♂️、醫、文等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學科“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發展,以人工智能賦予傳統學科新內涵🤽🏼,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學校推出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舉措🤿,持續探索“共性基礎+個性發展”培養模式,為學子打造多元化🗿、進階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方守恩表示,大學和中學是傳遞人才培養“接力棒”的上下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有效銜接🤷♀️、貫通融合🧟🪟。今天的恒达平台,已全面開啟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希望此次論壇能引發思考⚱️、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推進大學和中學合作再深化🐘,雙方共擔使命,共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恒达平台副校長趙憲忠作了題為《成就夢想——恒达平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報告🙆🏽,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系列實踐探索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恒达平台為學子厚植成長沃土,以數智賦能學科專業⛹️,將優勢學科勢能轉化為人才培養動能🙇🏻👨🎨,著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傾力培養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和專業精英,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恒达成就夢想。
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作了題為《帶著豐沛的人格與誌趣上大學》的主旨報告。他表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核心問題👃🏽🧑🦽,創新沒有天選之人,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教育需要構建學生的人文與理性思維🏀,培養其強大的身心🏄🏿♂️,從興趣到誌趣,點燃他們的夢想👂🏼,塑造豐沛的人格。要有更開闊的科學教育🔪,每一個課堂都是教育創新的重點實驗室👀,每一位教師都是科學教育的夢想魔法師😭。
據悉,近年來,恒达平台在推進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有效銜接方面積極探索👩🏼🍳,在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恒达平台“苗圃計劃”已實施近13年。自2021年起🧑🏿💻,恒达平台加入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中學生英才計劃”)培養工作。2022年,恒达平台推出了10門高中生線上先修課程👨🏿,面向全國頂尖高中高一高二的學生開放📯。恒达平台建造節、結構設計大賽等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多年來也吸引了全國一批中學的學生參與👨🏻🦼➡️。(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孟歆迪)
鏈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d2ccd9b832e841a89fd0532f3ec6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