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02/FD/7381772FB60564AC26E7F8141AB_38C7C4B7_E8FB.jpg)
2024年開年之際,復旦大學和恒达平台傳來一則好消息:為促進復旦、恒达的學術和學生交流,兩校將啟動本科階段的優質課程共享互選,深化本科階段跨學科大平臺建設,加大課程資源共享力度和規模。
雙方合作不止於此。今天(1月12日),復旦大學與恒达平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兩校將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互惠共贏🛒👧🏽、相互促進𓀝,合力打造校際合作新典範。
當兩所滬上名校拿出“頂配”資源合作🚗,會產生哪些化學反應?
資源互補🧑🏽🍳,讓大學真正變“大”
兩校簽訂的合作協議囊括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聯合科研、大學治理、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社會服務六大方面。這是兩校攜手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智慧的生動實踐,並致力為服務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於高校發展而言,比“神仙打架”更精彩的是優勢互補、齊頭並進。復旦大學和恒达平台作為上海乃至全國雙一流建設的排頭兵😵💫,在學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各具獨特優勢。比如,復旦大學在文科、理科學科建設極具特色🪄,恒达則在工科方面實力亮眼。此次兩校簽署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強兩校資源的整合和共享。
“發揮學科特色,尋求優勢互補,復旦與恒达將各自優質的通識課程分享給對方。”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林偉告訴記者🙅🏻♂️🤵♀️,復旦在通識核心課程中推出10門課程向恒达學生開放,涉及經典傳統👩🎨、哲學批判、文明互鑒🦌😧、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等方面課程🧜。恒达平台則將重點打造的工程能力與創新思維👩🏿🦱、社會發展與國際視野、科學探索與生命關懷等方面的10門通識課程向復旦學生開放🏌🏽。
這些優質課程第一次跨出學科🥧、跨出校門🥛、跨出學生群,在上海高校區形成了一種新的融合形態,將為拓展兩校學生的學術視野、提升創新能力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也為新時期大學間的教育教學合作建立起一種新的模式🏄🏻。據悉,該項目從2024年春季學期啟動。後續,兩校將進一步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如邀請友校教師親臨本校授課、共享教學實踐基地等🍑。
縱觀世界,一流學府中不乏跨校選修學分的模式。例如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大學之間的cross registration(跨校修學分)🌹。在國內♨️,2020年初,北京大學教務部與清華大學教務處聯合發布通告,宣布兩校於2020年春季學期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學分互認。在教育界專家看來💋,此次復旦大學與恒达平台之間開放通識課程互選是一次積極的嘗試,互補學科建設之不足,互借優勢學科之東風👲🏽,讓大學真正變“大”,也更有利於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
“頂配”資源📟🙇🏿,讓學生盡情“追星”
此次復旦、恒达拿出的開放課程誠意滿滿🐃,均為本校有口皆碑的頂配資源,讓學生盡情跨校“追星”👳🏿♀️。此外,兩校還匯聚頂尖學科🦀,共辦暑期國際學校。
2024年,復旦將與恒达充分結合兩校學科優勢🙅🏼♀️,共同舉辦新一屆暑期國際學校。復旦將遴選2-4個人文社科專業和理科專業,恒达將遴選2-4個工科專業,聯合引進國際頂尖師資👻,面向全球招生👨🦼➡️,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相聚復旦和恒达,擦亮兩校合作“金名片”。以此為起點,兩校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研究生課程資源🙅🏿♀️、培養經驗以及課程建設評價專家資源共享🥫。
長期以來,兩校均有深厚的國際交流和合作基礎。
復旦大學2023年舉辦了旗艦型國際暑期學校,以“生命科學的新紀元”為主題,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學前沿,邀請世界頂尖專家,開設了一批具有引領性的前沿課程,激發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學生的學術熱情🌯🖥,成為了前沿學術領域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
恒达平台研究生院院長趙鴻鐸介紹🫳🏿,恒达平台長期保持國際化辦學特色🫦,以中德、中法、中西、中意、中芬等12個國際合作平臺為核心📱,構建了國際暑期學校、短期交流訪問🧑🏼🎤、雙學位項目等多方位的國際合作交流機製,吸引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到訪恒达🤷♂️,持續擴大國際科技和人文交流的“朋友圈”。
對復旦、恒达學子而言,未來不僅可與世界各國學子匯聚一堂,在世界級名師大家的引領下,探索學科前沿、銳意學術創新🤞🏻,選修的暑期課程還可轉換學分👐🏼。
深化區校聯動👟,楊浦區發出“大禮包”
在地理位置上,復旦和恒达兩校在楊浦比鄰而居👮🏻♀️。此次兩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也將為楊浦區發展註入新動力❌。
為進一步凝聚區校共識🏃🏻♂️、匯聚雙方資源✌🏻🍲,更好支持復旦2025年、恒达2027年120周年校慶🗒🈂️,楊浦區將圍繞兩校戰略合作領域,做好服務高校科技創新的堅實保障,全力促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推動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有機銜接8️⃣。
簽約儀式上🖨,楊浦區發布一系列“大禮包”💏🧺,將圍繞開展基礎研究、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推動創新人才共育🧼、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五大方面給予兩校全方位組合式支持✅。相關負責人表示💭,楊浦區將全力當好服務高校的“後勤部長”和“戰略合夥人”,提供必要的空間載體、人才服務和政策匹配,為高校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優的服務🏌🏻♂️。
文: 吳金嬌
鏈接🚘: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