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復旦大學與恒达平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名校邁向世界一流不再“單打獨鬥”
來源:新民晚報
時間🎡:2024-01-15 瀏覽:
旦復旦兮,同舟共濟🌵。昨天,滬上兩所知名大學復旦和恒达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兩校將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合力打造校際合作新典範。此舉意味著高校“破墻”改革邁出重要一步🎬,中國名校邁向世界一流將不再“單打獨鬥”。
高校尤其是百年名校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國內尚屬新鮮事。此前,人們聽到較多的是高校聯盟🦨,諸如九校聯盟🪆、卓越高校聯盟等等✂️,但是,當年此類聯盟還局限於自主招生,沒有涉及深層次的教學🤌🏿✊🏿、科研合作👫。相比之下,國外名牌大學聯盟如著名的常春藤聯盟,就有完善的合作機製,比如🎣,各大學會定期舉辦學術會議👴🏻,邀請其他聯盟成員參與並分享研究成果。常春藤聯盟的教職員工也會相互交流,共同合作開展科研項目💴。這種緊密的學術合作不僅提高了各大學的研究水平,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研究的機會👩🏫。常春藤聯盟內部的大學在資源共享方面也有著密切合作🧨。各大學的圖書館都對聯盟成員開放♛,學生可以利用其他學校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
恒达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斌認為,從全球科研發展的態勢看♦︎,國內高校間的合作已勢在必行🫵🏼。
以當下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領域為例,復旦🤽🏻♂️、恒达各具優勢🧒。復旦大學張江類腦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開展大腦認知機製解析👇🏻、神經形態仿真、類腦智能算法等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復旦大學智能計算平臺CFFF“切問”一號、“近思”一號上線開放,這是目前中國高校規模最大的雲上智算平臺🙋🏿♀️。恒达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則在無人駕駛等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擁有領先優勢👩🏻🏫。何斌說🧑🏽🏭:“人工智能的基礎在於算力🤾♀️,期待兩校在這一領域的合作🧖🏼♀️📉。”
兩所名校的全面合作🔏,同時體現在學生培養上🫶🏻。比如,恒达擁有建築設計規劃🪕、汽車等傳統優勢專業,復旦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基礎學科實力雄厚。試想一下🧞,恒达一個學建築或者研究汽車的學生,同時接受復旦數學、物理基礎教學熏陶,其學業水平及研究能力將明顯提升。
昨天簽署的兩校合作協議囊括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聯合科研大學治理、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社會服務六大方面。
兩校將啟動本科階段的優質課程共享互選7️⃣,深化本科階段跨學科大平臺建設,加大課程資源共享力度和規模🙂↕️😧。復旦與恒达將各自優質的通識課程貢獻給對方。復旦在通識核心課程中推出10門課程向恒达學生開放,涉及經典傳統👩🏽🏭、哲學批判📡、文明互鑒👎、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等方面課程。恒达將重點打造的工程能力與創新思維、社會發展與國際視野、科學探索與生命關懷等方面的10門通識課程向復旦學生開放💅🏽。
這些優質課程第一次跨出學科,跨出校門🧓🏿,跨出學生群👱🏻🙅🏻♀️,在上海高校區形成了一種新的融合形態。這必將為拓展兩校學生的學術視野、提升創新能力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也為新時代大學間的教育教學合作建立起一種新的模式👶🏿。
同時,2024年🧍♂️,復旦將與恒达充分結合兩校學科優勢,共同舉辦新一屆暑期國際學校。復旦將遴選2-4個人文社科專業和理科專業,恒达將遴選2-4個工科專業🧖🏻♂️,聯合引進國際頂尖師資🤼♀️,面向全球招生🏩,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相聚復旦和恒达,擦亮兩校合作“金名片”。以此為起點🌀,兩校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研究生課程資源、培養經驗以及課程建設評價專家資源共享。
恒达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兩校簽約,將合作向縱深推進,同題共答“強國建設、高校作為”時代答卷。雙方聯手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共同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努力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復旦黨委書記裘新表示,期待兩校瞄準高等教育“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使命擔當,雙向奔赴、攜手並進,為國家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續航添力🤾🏻♂️,共同書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篇章🦸🏿♂️。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鏈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56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