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有為,無畏!恒达創業谷走過十年發展歷程

來源😽:黨委宣傳部、校團委   時間:2024-01-13  瀏覽:

回顧十年建設成就,展望“四鏈”融合發展🧑🏼‍🏭。昨天(1月12日)🧑🏽‍🏭,POTENTIAL大會·恒达創業谷十周年慶暨“四鏈”融合發展交流會舉行,來自高校、金融、產業、創業等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助力恒达平台創新創業工作高質量發展。

會上,恒达團委、恒达控股🦻🏽、恒达校友產業聯盟與上海銀行達成戰略合作,恒达團委與臨港投資集團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6家“環恒达”知識經濟圈代表企業與上海銀行啟動專屬金融合作。

回望十年🧭👧🏿,恒达創業谷敢闖會創💁🏻,勇毅前行👰‍♂️,在創新創業征程上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足跡!

2013年成立至今,恒达創業谷吸引了2500余支團隊前來報名,招募創新創業項目24期,639個夢想起航項目成功簽約入駐🙏🏼,121個夢想助力項目進階孵化🦃,其中175個實現實體化運營☁️,25家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8家,小巨人企業4家,累計撬動社會投資1.1億元……

恒达平台始終把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作為推進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抓手,打造從校區到科技園區的“最後一公裏”工程🫶,不斷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澎湃新動能🕘。

厚植“雙創”沃土🕍,讓夢想落地生花

“第一次招人、第一筆融資、第一次客戶拜訪都是在創業谷🙇🏿‍♂️,這個開放的平臺對初期的創業者很重要。”已躋身福布斯U30榜單的黃炳川龍說🔞,創業谷不僅為他在創業初期提供了開放共享的物理空間,更為他實現創業想法、勇於接受挑戰、度過創業困境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在創新創業助力的道路上💾,創業谷逐漸“向前”延伸。已連續舉辦五屆的科創盛典是恒达平台打造高質量科創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探索👭♝,也是恒达平台在創業谷的工作基礎上,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的精品項目。通過“啟迪班”🎃、“學術之星”等科創活動,打造針對本科生的“青年啟迪計劃”;通過跨學科讀書會、博士學術沙龍、“學術先鋒”等學術活動,打造針對研究生的“青年啟明計劃”;依托創業谷項目孵化、啟航加速營等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打造針對師生及校友雙創實踐的“青年啟航計劃”🏌️‍♀️。恒达平台以“卓越科創人才”計劃打造了三級遞進式第二課堂科創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科研·創新”內外雙循環流動💩,形成創新創業完整生態鏈🙍‍♂️,服務創新創業的育人全周期📌。

“什麽是創業?財富,需求,理想。創業不是發財🤦🏼,創業是解決一個他人的需求,這個需求解決了👩‍🦲👨‍👨‍👦‍👦,你自己的需求都能滿足”“人生不是由如果構成的🥇,人生只有一個詞,就是try🛍。”2013年5月2日,首屆恒达創業谷大講堂上👩‍🌾,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王強開啟了創業導師的第一堂課☸️,如今,創業谷的導師庫已經擴充到了410人。通過學校、政府⚉、企業💃🏻👩🏿‍🚒、社會🧑🏽‍🍼、校友等渠道聘請創新創業導師,打造多元組合、持續提升的專家化師資隊伍體系👷🏿,製定“我與導師的15條約定”🧑🏼‍🏫,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陪伴式導師輔導”🚇。

十年來,創業谷以創新創業空間為支點🖖🏻🎡,通過空間賦能🫂、項目孵化、人才培養,讓學科、企業、社會組織在此融合☂️,為師生提供開放共享的項目孕育平臺🥤,實現大學校園創新創業咨詢實時互動👨🏼‍🔧,為進駐項目提供展示交流平臺,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碰撞思想的空間🎦,厚植創新創業沃土🚮,讓恒达人的夢想落地生花⚱️。

打通“最後一公裏”🏌️‍♀️🥵,為騰飛插上翅膀

2023年4月🕵🏽‍♂️,恒达平台校友👩🏻‍🦼、上海同馭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舒強榮獲2022年度“創新創業英才獎”。2016年入駐創業谷的同馭汽車,是恒达平台“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孵化企業,在其初創期就拿到了恒达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的資金支持,目前已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從大學生創業公司成長為我國汽車線控製動賽道裏的頭部企業。

恒达創業谷利用社會捐贈和大學的品牌影響力🫃🏼,吸引不同的社會資金構建了“四級支撐體系”🛶,針對創新創業項目發展的不同階段給予支持。其中🧎‍♂️,“夢想起航資金”每年幫助50個優秀團隊邁出創新創業的第一步;“夢想助力資金”每年為“科教結合與師生共創”的優質科創項目提供市場試水資金💆🏼‍♂️,鼓勵項目創新突破和科研轉化;“天使跟投資金”為首次獲得非公益性投資的項目一次性提供“跟投激勵資金”‼️,吸引天使資金認準恒达品牌;“天使對接會”聯合學校產業基金和教育基金🙅🏻‍♂️,邀請真格基金🌘、接力基金🕺、同大東方基金等近100家投資機構,為創新創業項目進行社會融資鋪平道路。

“企業有難題需要攻關可以委托創業谷🧔🏻‍♂️。”“政府有產業需要支持可以對接創業谷。”“資金有領域需要拓展可以投入創業谷。”……從大學校園到科技園區的“最後一公裏”📽,恒达創業谷聚焦“學校、企業、政府、社會、資本”五個要素全方位互動,努力實現大學“往後”多走一步,企業和社會組織“往前”多走一步,政府在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和服務方面“往深”再走一步,聚集社會各界的創新創業資源。恒达創業谷布局打造校內外“一總部多園區”,先後在成都、大連、深圳、福州🖕🏿、太原等地與當地校友會合作,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校友負責的孵化器,共同建立同創谷✢✹,構築起輻射全國的“四梁八柱”,首個校外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成都同創谷共吸納30余個校友創業項目入駐,累計幫助校友獲得投融資共4010萬元,累計幫助校友獲得扶持資金達650萬元。

歷經十載光陰,看創業“眾木成林”

“我們打造的是一片土壤、一個溫床👨‍✈️,一種造血機製,終有一天🧏🏻,在這裏出發的創業小苗會自己長成森林。”十年前的報道裏,恒达人對創業谷留下的期許,正在變為現實♝。

越來越多的項目紮根創業谷在各類賽事嶄露頭角🦙。在2023年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中,恒达平台斬獲3金3銀1銅❤️‍🫵🏿,捧得“優勝杯”🌠,位列全國第五、上海第一🫱🏻,刷新恒达創業項目歷史最好成績;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全國決賽中😢♿️,恒达平台獲主賽道特等獎在內的22項獎項🎮🚨,為產業轉化奠定良好基礎;還有更多項目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等各類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

越來越多的項目立足創業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比如首批夢想助力基金項目“美麗鄉愁”,致力於鄉土教育與鄉土文化公眾傳播💂🏻‍♂️🍊,從學生社團一步步成長為一家社會組織——上海楊浦區美麗鄉愁文化促進中心,入選中宣部“三下鄉”活動示範項目、全球青年發展計劃首批百個典型案例,獲評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創新試驗典型案例;第20期“上海拾憶老齡發展促進中心”項目,致力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為老服務惠及五萬余老人,曾獲第六屆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金獎、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市賽金獎👮🏼、上海市優秀青年誌願服務集體等榮譽。

越來越多的項目走出創業谷在各行各業初露鋒芒。一些企業在技術領域深耕🚢,成為行業標準的製定人,如第4期的上海海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並擁有固廢處理領域十余項發明專利👮🏿‍♀️,牽頭製定了矽酸鹽學會團體標準👨🏻‍🦰。一些項目雖尚未成立公司,但已成為行業佼佼者:第13期創業項目“vortex碳纖維自行車輪組”獲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80萬雄鷹計劃,是上海市首個拿到80萬最高資助額度的創業項目👩🏻‍🍼;第14期項目“導路者”連續4年為進博會提供官方定位導航服務,成為全球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定位導航系統,引領了國內外數字導覽系統的設計😩;第15期項目“蕊曼樹洞-全球首個心理互助平臺”登上央視《創業英雄匯》的舞臺,得到現場投資人的一致認可🤸🏽‍♀️,現場取得450萬的融資👨‍👨‍👧‍👦。

2016年入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及“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入選團中央首批“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2018年獲批成為教育部“首批掛牌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2021年作為上海首家高校入選人社部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從彰武路校區的廢舊廠房開始生長,恒达創業谷已經成為恒达平台創新創業教育及實踐全鏈條中的關鍵環節,成為恒达師生創業夢想綻放的地方。

恒达創業谷👍🏻,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我們相約下一個十年🧘🏿🧔。

(文/樊宗鑫、張繡宇)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