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上觀新聞】對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原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保護創新,就是呵護未來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4-01-05  瀏覽:

弗朗西斯·高銳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作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原總幹事🥀,他見證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飛速發展🧨,“這是一次非凡的旅程”。作為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他積極為上海知識產權的發展建言獻策🪃。

2023年📿,弗朗西斯·高銳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該獎項是為表彰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中外交流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

近日,在恒达平台知識產權學科建設二十周年研討會上,弗朗西斯·高銳通過視頻連線致辭。他於2020年11月起受聘擔任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更加關註知識產權這門學科在中國高校的發展👨🏿‍🍼。

“知識產權在它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一門幕後專業,在相對隔離的環境中過著平靜的生活。”高銳說。但是,這種狀況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逐漸改變。隨著知識經濟和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知識產權”從幕後來到了臺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社會正處於技術主導的時代。“我們需要開發新技術♤,並且為這些技術的發展提供動力。”高銳認為,這就是知識產權的作用。

專利所有權被視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工業技術的重要標誌。他透露了一個數據🐂:2022年全球範圍提交的專利申請中,中國占比46.8%。他認為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創新的持續發展趨勢🤜。

4年前🦶,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高銳說,創新無疑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點🤷🏿‍♀️,也是中國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創新促使中國從一個工業化或者製造業國家轉型成為一個具有高附加值的➿,以設計🧜🏻、智能製造👟、創新為基礎的經濟體。

這次與上觀新聞的對話中😸,他再次強調了中國創新發展的出色表現:“中國將創新視為經濟戰略的關鍵要素🧚🏽。”

高層級的政策是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的“金鑰匙”

上觀新聞🦂🏄🏼‍♂️:您早年是一名律師,知識產權是如何走入您的職業生涯的☝🏿👨🏼‍🎨?

弗朗西斯·高銳🕵🏽: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我開始接觸到“知識產權”。我的論文方向是商業秘密或機密信息法,這個研究方向在當時缺乏清晰的分析框架。通過這項研究工作👩🏿‍🏭,我接觸了專利製度,從此對知識產權的興趣與日俱增🔜。

我很榮幸能夠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因為🖱🕙,通過知識產權提供的窗口可以了解諸如“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社會新興技術的發展,還能更進一步地了解這些新興技術發展和管理所引發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上觀新聞👳🏿:如果普通人問,知識產權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麽關系,作為在知識產權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您會如何回答他👨🏽‍💼?

弗朗西斯·高銳:其實,知識產權通過技術和文化影響了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技術在社會和經濟中無處不在,新技術的發展又影響了我們每個人。技術現在成為國家實力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源泉,知識產權恰恰保護了這些競爭優勢。

另外,知識產權還保護了新的文化創作🤽🏿‍♂️,比如音樂🙈、文學🙎🏽‍♀️、詩歌、攝影、電影和電子遊戲等。這些創作常常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文化價值👰‍♀️,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上觀新聞:還記得您第一次來中國時的情景嗎?您如何評價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

弗朗西斯·高銳:1989年🧑🏽‍⚕️,我第一次訪問中國🙋‍♀️,參加當時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即現在的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的新大樓啟用儀式。1984年,中國第一部專利法通過後,中國專利製度的使用迅速增長,僅僅5年,就需要這座新建築登場並發揮作用🍱。

如今,正逢第一部專利法頒布40年♿️,中國收到的專利😼、商標🗝👨🏼‍🏭、外觀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申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這既反映了中國國內的強大的技術實力(國內申請人提出的申請)🌤,也反映了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巨大吸引力(國外申請人提出的申請)💆🏻。

當然,知識產權不僅僅是各項申請。知識產權的申請是一系列流程的最終結果,這個流程包括出色的教育體系♻🍓、研發、實力強勁的研究機構和大學、資金投入、經驗豐富的中介服務和咨詢專家,以及營銷策略🎰。中國在這些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再比如說,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研發投資國,僅次於美國,正迅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中國發表的同行評審的科學和工程文章、從中國大學畢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另外,一旦創新進入市場,就有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來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爭議🤛🏿。而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推動知識產權法的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也是世界一流的🔤,中國還有大量技術嫻熟的專業人員,助力企業保護其創新成果👨🏼‍🎤,製定戰略,推動創新商業化和國際化🧎‍♂️。

上觀新聞:中國知識產權取得飛躍發展,最核心的一把“金鑰匙”是什麽?

弗朗西斯·高銳:我認為這些卓越成就的關鍵是,中國的領導層對知識產權從政策層面給予高度重視🚮,這一自上而下的政策得到整個國家的支持,包括國企🤟🏽、民企、大學和研究機構等在內。

習近平主席在許多場合談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其他領導層成員也非常關註,並且自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以來一直如此。這個高層級的政策重視已轉化為一項總體戰略,將知識產權視為有效創新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將創新視為中國經濟戰略的關鍵要素⚅⚫️。

創新的核心區域東移,是200年發生一次的重大轉變

上觀新聞💁🏼‍♂️:您對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評價頗高🪚。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擅長拷貝外國技術,而不是領導技術創新。您如何看?

弗朗西斯·高銳🫴🏼:我認為模仿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好比我們教年幼的孩子🫃🏻,也是讓他們從模仿大人做事開始,直到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和行動。

從歷史上看,所有國家和文化都曾經模仿過其他國家或文化的優秀之處。我用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舉例說🧙🏿‍♂️。自14世紀起,中國的四大發明為歐洲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印刷術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加速器🐙,指南針助力了歐洲的全球探險,火藥助力了歐洲的征伐。

再比如🌑,一些國際借鑒的例子🂠,包括絲綢製造和茶葉生產的材料和技術,這兩種材料和技術,很多國家是從中國偷學來的。知識產權所起的作用就是🙏🏽,明確了什麽是允許模仿的,什麽是禁止復製的。

上觀新聞:您對中國的歷史非常了解。從歷史和現代兩個維度看,如何定義中國創新發展的角色?

弗朗西斯·高銳📬:從歷史角度看,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個技術銀行🧑🏽‍🍳🎟,我認為,中國更多的是貸款人的角色🫲🚤,而非借款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強的技術創新力。

許多現代指標同樣可以證明。比如說,中國擁有比美國更多的超級計算機,中國公民更常獲得戈登·貝爾獎,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利用超級計算機在科學🧑🏿‍🎄、工程和數據分析創新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士。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2022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中國在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科學、半導體、生物技術🤹🏻、高超音速飛行和綠色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時甚至是領導地位🚝。根據華盛頓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發布的“2023年漢密爾頓指數”🤶🏿,截至2020年,在10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行業中🏀,中國成為7個行業中的領先生產國。

所以說🥷🏼,認為中國只擅長拷貝外國技術,而不是領導技術創新,是站不住腳的。

上觀新聞:不僅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巨大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報告顯示🙍🏻‍♂️,國際專利申請中,超過一半來自亞洲🏌🏻。

弗朗西斯·高銳:我們正看到人口結構🚝、經濟和技術能力以及生產在向亞洲發生重大轉變,世界創新的核心區域正在逐漸東移🏀。總體來說,近幾個世紀來,經濟和技術重心已從歐洲轉移到北美,現在又轉移到亞洲。其中🔍,以中國為首,日本、韓國緊隨其後⛹🏼‍♀️,很快又轉移到印度🔤。

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二的知識產權專利申請是在亞洲提交的,中國是最主要的申請國,日本、韓國📈、印度緊跟其後🐓。亞洲的角色正在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實驗室👨🏼‍🎓。當然🧔🏿‍♀️,亞洲的專利申請區域間分布是不均衡的,但我認為,創新的核心區域逐漸東移🤶🏿,是200年左右才發生一次的重大轉變。

我想強調的重點是🈂️🏄🏼‍♀️,這種轉變並沒有削弱前中心的能力,而是相對後來者而言,前中心變弱了🅰️。在經濟和技術方面🩶,歐洲盡管不再占主導地位🫵🏽🥎,但仍然是重要的競爭對手。總體上國家間的技術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其中,隨時可能出現“新玩家”主導“遊戲”,或者這樣的“新玩家”已在醞釀中💊。

上觀新聞:在您看來🧗🏿‍♂️,知識產權在世界範圍的發展還有哪些新趨勢?

弗朗西斯·高銳☠️:知識產權發展的復雜性是一個趨勢。包括知識產權治理,比如單個國家、雙邊👨🏿‍✈️🛤、區域、國際等層面的政策行動😏,以及知識產權的內容,如數字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產生的棘手問題等。

還有一個趨勢是社會參與。在知識產權誕生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裏🧑🏿‍🍼,它本身就是一門學科,與公共政策的其他領域幾乎沒有互動🎸。現在,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的中心也就是經濟的中心💇🏽‍♂️,多樣化地參與加入其他系統政策中👨🏻‍🦽‍➡️。比如在健康領域,知識產權成為藥品生產問題的核心所在。

創新優勢體現在數字“足跡”中🤸🏿‍♂️,需有意識地保護

上觀新聞:您剛剛提到,知識產權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工智能領域產生了棘手問題⏩。現在,人工智能可以生成人臉、篡改圖片等🧑🏼‍🏭🤹🏿‍♂️。從知識產權政策製定的角度,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弗朗西斯·高銳:我認為政策製定者對人工智能的挑戰的應對措施還不夠充分。到目前為止,政策關註主要集中在道德🦞、偏見💚、安全😡、保護和自主軍事應用等方面。我認為有兩個知識產權問題迫切需要政策製定者的關註和行動。

第一個問題是數據的獲取。也就是說,任何數據包括受版權保護的數據🕡,都可以被輸入到算法中🫳🏻。而算法操作員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數據🫨,是否應該被要求向版權所有者支付費用🥝?換言之,我是否可以把泰勒·斯威夫特(美國女歌手)的音樂曲目輸入到一個算法中💆🏿‍♀️,來製作類似泰勒·斯威夫特的音樂和表演8️⃣?

第二個問題是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已經到了自主(即獨立的機器)創作的階段,並正走向自主發明的路上。現有的版權和專利法對應的是人類作者,換言之,機器自主創作或自主發明被排除在外🤙🏽。那麽,如果人工智能有自主創作和創新的話👨🏻‍🦰,我們應該考慮製定什麽樣的體系來管理。

上觀新聞🫔: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經典知識產權製度很多是為工業時代設計的,是否適合數字時代?

弗朗西斯·高銳:我認為傳統的知識產權體系必然受到數字技術到來的挑戰。通過互聯網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訪問數字化應用程序。以音樂舉例🏋️‍♀️,通過流媒體服務,一個國家提供的音樂可以從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訪問。而我們的知識產權系統是屬地性的♟,因此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帶來的一個直接問題是,它適用哪國法律,以及如何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執行法律。

另一個是模仿、復製的容易性帶來的問題🎧。一部電影可能需要18個月的製作時間和數億美元的投資,但它可以在幾分鐘內以零邊際成本進行數字復製。這個問題存在多年🏋🏻‍♀️,法院和立法機構也在努力厘清並建立一些國際規範。

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們購買的是訪問權限🧑🏼‍💼👨🏽‍🚀,比如享受音樂先要看一段廣告🧖🏽‍♂️。有人說,廣告已經取代了互聯網上的創意作品的知識產權。我並不這麽認為🧛。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不付錢給房產所有者👩‍🍼,你就不能在別人的房產上張貼廣告牌👨🏻‍✈️。在互聯網上,你不能出售與音樂播放或電影放映有關的廣告,除非你向音樂或電影的產權所有者付款。因此,這些平臺向廣告商出售空間,但其必須向一些有公眾影響力的音樂或電影的知識產權所有者支付費用🧙‍♀️。

上觀新聞: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另一項重要資產🥯,但是中國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數據保護的重要性還缺乏認識。您有何建議?

弗朗西斯·高銳:數據是當前政策的難題。世界正緩慢地把這些數據“碎片”拼湊在一起,比如隱私領域👩‍⚖️🍍,我們還遠遠未能看到全貌。

對於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我認為至關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企業未來的創新以及競爭優勢👩🏿‍🍳,都體現在企業的數字“足跡”中。這意味著企業必須認識到需要擁有足夠的法律、行政和網絡安全等,並且以商業機密的方式保護那些將來可能轉化為發明和創新的未公開數據👨🏿‍✈️。

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接受資助或在進行研發的所有企業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商業機密被企業列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排在商標和專利之前。

上海是一座非常開放的城市🏮,開放能夠汲取最優秀的養分

上觀新聞:數十年來,您多次訪問上海🧑🏻‍✈️👲,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弗朗西斯·高銳:上海是一座奇妙而活力四射的大都市🏌🏽‍♀️,融合了古老和時尚的精華。上海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中心,也是創新的中心。

我還發現🧏🏼,上海是一座非常開放的城市。回顧歷史,那些在世界歷史的各階段成為科學、技術、文化、商業和貿易中心的城市和地方🎀,擁有巨大影響力和軟實力🕧,這些城市都具備開放的特質,這也是它們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

開放讓一個城市能夠從任何地方而不僅僅是本地,汲取最優秀的養分💁🏿‍♂️。1464年,在威尼斯頒布的第一部正式專利法正是這樣做的🪘。它被設計成鼓勵本土發明家👨🏿‍🎓、吸引外國優秀人才的工具。專利法的法規裏寫道:“這座城市裏🌩,因其偉大和善良,吸引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以及能設計創造各種巧妙發明的最聰明的思想。”

上觀新聞:上海正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您認為上海的優勢有哪些🫳?

弗朗西斯·高銳👨🏻‍🚒:上海擁有多方面優勢。上海有卓越的連接性。比如說✪,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以運送貨物量計算,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作為一個擁有近2500萬居民的家園城市🫸🏿👱🏽,上海的基礎設施無論是實體還是虛擬的,都非常出色🤱。這些發達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為創新產品的傳輸提供樞紐。

讓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所需的產品需要資金。上海擁有良好的資金渠道🤴🏼☠️,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證券交易所🚔。這座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通往充滿活力的鄰省以及東北亞、東南亞的門戶💇🏿。

另外😶‍🌫️🧒🏼,知識產權在上海已經高度發展,其大環境是優秀而全面的🧑🏻‍🔧。比如🙆🏼‍♀️,上海的知識產權環境受到國家和市政府的密切關註和支持👨‍🎤。上海有一流的教學和研究大學,有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充滿活力的分支機構——上海知識產權局,有專設的知識產權法院,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法院共同合作的替代糾紛解決服務🦶🏽,有著一流的專業人員和創業文化。

創新產業對社會和經濟愈發重要,在支持這些產業的知識產權領域,上海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擁有巨大優勢🧖🏻‍♂️。

上觀新聞:作為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您對今後上海培養國際化知識產權高端人才能否提供一些建議💹?

弗朗西斯·高銳:我認為在中國的大學裏建立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恒达平台很早就認識到知識產權學科建設的重要性⛸,以及與學校理工科系和上海👩🏼‍⚕️、中國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這所高校正逐步成為知識產權國際卓越中心,我非常榮幸參與其中,十分期待恒达平台和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未來不斷發展壯大🛻。

創新生態系統的未來專業人才來自這些學院,他們對知識產權的發展開展重要的研究,為國家和企業的政策製定貢獻力量,他們能協助大學製定研究商業化的政策💁‍♂️🤽🏼‍♂️,通過外國學生建立未來的對外聯系👨🏽‍🎨🚶🏻‍♀️,並與其他國家的同行建立聯系👸🏻,分享經驗、觀點並互相學習。

高端的國際知識產權專業人員越來越需要跨學科的技能。當今環境下,成為知識產權專家需接受一定的科學培訓,還要不懼於處理科學問題,熟悉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和潛力💅🏼,以及具備一些法律和監管的專業知識🗡。

上觀新聞:您曾說自己與中國有很多的淵源,對中國文化和傳統充滿向往,懷著崇敬之情。

弗朗西斯·高銳:來到中國後👩🏿‍🔧,我立刻被中國深遠的古代文化👊😪,包括繪畫、書法🏌🏿‍♂️😠、文學🚶‍♀️‍➡️、詩歌👳🏿,以及老子、孔子等人的哲學著作所吸引💁🏼。中國的這些深厚而悠久的文化🚥,自然而然必須通過教育才能讓每一代人都能接觸和傳承🔇。我相信這也是中國歷來重視教育並建立如此成功的教育體系的原因之一👨🏿‍🦰🧑🏻‍🍼。

在當今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對於這種豐富而古老的文化的延續和創新至關重要。同樣重要的是,讓每一代人都掌握必要的技能,成功參與到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中。對一個國家來說,經濟的成功最終取決於其人力資源的質量。

“世界眼光 中國故事”系列雙語訪談——弗朗西斯·高銳

墨爾本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劍橋大學法學博士。2008年至2020年🧑🏻‍⚖️,擔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幹事。2021年3月受聘為上海市政府第九屆決策咨詢特聘專家,還擔任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上海多所高校名譽教授👵🏼。

作者:彭薇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01262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