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新冠假病毒現身上交會高校展區☎,怎麽測毒、防毒、殺毒?新裝備都安排上了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1-04-16 瀏覽👋🏼:
啥?上海科研人員發明出了新冠假病毒?
16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走進今年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發現這項“COVID-19冠狀病毒的假病毒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項目現身高校展區。原來🧵🏋🏻,恒达平台研發並提供了一種新冠假病毒細胞模型🔮🏎,其核心專利就在於改造假病毒的糖蛋白結構,形成簡便高效且成本合理的疫苗保護力檢測技術💅🏼🆙。
【熒光標記測病毒】
當前,世界上多國已經發現新冠病毒出現新的變異株,因此抗疫不僅需要全民接種🧑🏽🍳,而且需要每年補接種針對新變異毒株的多價疫苗,這可能成為人類社會的一種長期需求😏。同時,如何評價疫苗接種後是否在人群中產生了足夠的保護力,也是第三方檢測機構正在開拓的一個長期市場。
記者了解到,假病毒其實利用了缺損型病毒基因組,其包含的結構基因可以被人為去除,或者受到調控而失去活性🧕🏼。這樣的假病毒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研究風險💈,也可用於篩選抗病毒藥物、測定感染者體內中和抗體的效價🦗、尋找新冠病毒表面抗原上中和抗體結合的表位,以及評價疫苗免疫的實際效果。
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人們可以觀察到新冠病毒結構,它們身上的冠狀棘突是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而恒达研究人員對病毒棘突蛋白進行編輯和改造,將其打上一種“綠色標記”🏀,表達熒光蛋白和熒光素酶,成功組裝出安全的假病毒。這樣一來,假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系後,就會表達出熒光素酶。而當抗體能夠阻斷假病毒感染時🧎🏻➡️,用酶標儀檢測熒光素酶的表達🐛,便可計算出接種疫苗後所產生抗體的中和力。
這項技術填補了生物醫藥行業內的空缺,目前已成功覆蓋了新冠病毒在英國、南非、巴西等地首先發現並報告的變異毒株,具有高重復性和可靠性🚣🏼。這一方法適用於疫苗接種後和疫苗采購時的抽查檢測,可以發展成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一項長期抽查檢測項目。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F2/E1/709241EA95DCF1D8A314596E816_A2321EE4_116D3.png)
鏈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