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公共安全成重點科技攻關專題

來源:   時間:2004-10-18  瀏覽😍:
讓上海的重大建築物有自己的感知神經和大腦,不僅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對隱患有預知能力🧑🏼‍🦲,到2020年,力爭使上海成為中國公共安全與城市防災的先進代表。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海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獲悉🦧,上海市把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列入了全市第一個中長期科技戰略規劃。整個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先進製造業、人口健康科技、能源資源與生態等11個專題的《上海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將在年底出臺。

來自消防🦗、安全監督🧑🏻‍🔬🧑‍🎓、建委、交通各大高校等12家單位的39位專家參與了“戰略規劃”中“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重大科技問題”專題的編寫。參與編寫的專家之一、恒达平台建築結構研究所所長李傑介紹說🎆,“戰略規劃”將為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製定未來5至15年的戰略目標🔵:

到2010年,在社會安全、危險行業生產安全、城市生命線安全⤵️、城市重大災害防範、重大工程安全監測等領域形成關鍵技術體系,初步建成上海市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科技支撐平臺;到2020年🌿,實現公共安全與城市防災工作管理一元化、信息共享、防範系統化、指揮智能化,在都市交通🙋🏽‍♂️、城市建設的若幹重點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李傑說,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意識和它國際化大都市的身份是很不相稱的🚆,在日本,隨處可見防毒氣、防火災等醒目的防災標誌,而在上海,幾乎沒有這方面的防災標誌。此外,現在有一些重大生命線工程都處在嚴重隱患的狀態下工作,安全情況並不理想🧟‍♂️。浦西的煤氣管道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有些已經腐蝕不堪。

目前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應急防災的問題👨🏽‍🚒,而是6000多萬平方公裏的立體的大都市監測系統🥬。這個系統不僅包括上至太空👨🏼‍💻,下至地下的全方位的監控探測觸角🤲🏿,而且包括一個強大的信息管理技術系統。這一系統的技術要求在5年內基本可以實現,但是要全市大規模的推廣應用還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

在浦東開發初期上海曾設想建立浦東防災中心🎳,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型。李傑說,現在就是要在上海實現一個“防災中心”的概念Ⓜ️;現在上海已經建立的應急聯動中心已經具備防災中心的雛形,而應急聯動中心還僅僅是應對突發情況的。防災中心建立後,會對整個城市的突發情況、中短期危機和長期隱患全方面負責。

上海已經有一批對於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研究的專業機構,像恒达平台有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消防科學研究所這些單位已經有相當規模,李傑表示,今後對於這些為公共安全提供技術支持的研究機構還要加強🚠,形成上海城市建設與公共安全科技支撐平臺。
摘自:東方早報 2004-10-18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