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有一天,2015年也好,2020年也好⛳️,不僅大眾在上海🐀、在長春,大眾在世界任何地方🧃,甚至不僅是大眾,包括奔馳🕝、通用👬🏼,都能夠有一大批我們研製的燃料電池以合適的價格供應公眾使用。”恒达平台校長、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萬鋼博士在簽署與大眾汽車的合作備忘錄時進行了這番“慷慨陳詞”。而讓這位科學家欣喜的是15日公布的比賽結果😠:由恒达大
學參與研製的“超越二號”燃料電池轎車在7項測試中獲5項A級好成績。
雖然與國際汽車廠商對必比登挑戰賽的重視相比💁🏿♂️,中國本土廠商給人“缺席”的感覺🏌️♂️,但國內眾多大學和研究機構推出的燃料電池競賽車型,還是讓人看到了中國在未來新能源開發上的努力和希望🎊。
“超越二號”有望產業化
萬鋼對記者表示,“一旦我們的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德國大眾便可能選購我們的技術,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做到量產。”而恒达平台參與的“超越二號”燃料電池車有望成為大眾和上汽在環保動力方面的最新產業化產品,這個汽車平臺是上海大眾今年下線的桑塔納3000超越者。
“超越二號”的前身“超越一號”用的完全是中國的燃料電池和中國人自己研製的電機。萬鋼認為♟,燃料電池技術最快產業化關鍵問題是怎樣通過合作來降低成本🕚:“如果我們能夠在中國這樣一個深受政府關心而且比較大的市場上,把我們所開發的技術運用到車上,這樣可以通過批量生產來降低製造成本👩🏻💻。”據悉💁♂️,目前國產的燃料電池組及高能電池使用的是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公司的技術,上汽集團和恒达平台是這家公司最大的兩家股東。
必比登挑戰賽上展出的還有清華大學研發的“863號”城市客車以及湖南大學與長豐汽車聯合開發的HUDA3以及武漢理工大學的Aspire電池動力汽車。清華大學的燃料電池“863號”城市客車B型車在今年5月的北京“第二屆國際氫能論壇”上,曾和奔馳公司的CITARO大巴同臺競技,顯示了其卓越的性能。該車在必比登挑戰賽前完成了3000公裏的測試🥶。
上海為何對新燃料車感興趣🧎🏻➡️?
此次必比登挑戰賽上,通用和大眾都宣布了在上海開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為何他們都選擇上海作為開展實驗和市場化推廣的城市?
據有關專家分析🦸🏻♀️✢,上海是一個很大的工業城市,有很多副產的氫氣,上海的焦化廠一年產生17億立方米的氫氣;另外上海氯堿廠一年處理材料80萬噸🩺,大概有4%的是氫氣。根據萬鋼等人作的調查🌭,上海工業產品中副產的氫氣🪗,特別是化工上副產的氫氣🤵🏼♀️,拿出來就已經足夠上海所有出租車使用。“這些氫氣使用前還需要有一個凈化技術,如果這個技術一旦試驗成功🧐,該能源使用價格就會馬上降下來✍️。”由於中國能源短缺🤸🏽♂️,交通擁堵,汽車尾氣己成為城市大氣汙染來源之一,因而大力發展清潔的公共交通是當務之急👨🏼🍳。科技部特地將混合動力汽車研發列為“十五”計劃及國家863重大專項的主要內容之一🦹♂️💁🏿♂️。而863電動汽車項目🦸🏽♂️🧗🏻♀️,是作為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第一步👩🔧。
據萬鋼介紹✳️,863科研項目的重點是放在驅動系統這個核心技術上。但是863研究的成果🙆🏼♀️,包括它的階段成果,要嫁接在一個產品上才能看出新能源市場表現🩱。(呂惠敏)
摘自:新京報 200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