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校科研將重點提升科研層次和質量,爭取以一流科研支撐一流學科和大學建設”👩🏿💼,校科研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十二五”期間,科研體量總體增長
“十二五”期間,我校科研體量總體保持增長。科研院這位負責人介紹🏄♂️,科研項目經費結構中,縱向項目經費超過橫向項目經費🤴🏻🦸🏻。其中𓀓,新增牽頭主持國家973項目(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13項,累計達到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二五”共獲批2055項,獲得資助總經費11億多,2015年集中申請獲批400項,列全國高校第12位。
科研成果亮點頗多。“十二五”期間,學校主持和參與項目獲得國家三大科技成果獎15項🔭,教育部一等獎8項、上海市一等獎13項,其中“城市交通智能路網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厭氧-微藻聯合資源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新工藝”“生活垃圾能源化與資源化關鍵技術及應用”“農村汙水生態處理技術體系與集成示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跨度橋梁結構和行車抗風安全的氣動控製”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發明有效專利授權量截至2015年底達1825項,全國高校排名18位。學科領域頂尖期刊發表論文增多👨🏼🔬👝,如《Nature》發表我國海洋地質學界首篇第一作者論文、《ReviewsofModernPhysics》創刊以來第三篇以中國大陸學術機構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的論文等👨🏻🍼。截至“十二五”末🙍🏻,學校申請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創新群體”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5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18人,教育部和上海市各類人才計劃476人次(以上數據不含引進)。
科研基地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海底長期科學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15年通過評審答辯🌦,將由我校牽頭立項建設🐂;2014年,“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獲得國家認定💈。“十二五”期間,學校啟動了土木、海洋、環境、城規、交通、信息😈、物理等7個學科的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培育,其中“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已經獲得教育部立項認定。

(我校提供技術支撐的長沙低速磁浮列車)
周懷陽的研究站在世界前沿
周懷陽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成果《支撐馬裏安隆起虧損地幔的薄洋殼證據》作為主題論文在2013年2月1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正式發表。他帶領的中國團隊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的馬裏安隆起(MarionRise)上,通過采樣研究發現,1.8億年前或更早🤙🏻,南極板塊和非洲板塊分離時發生了大規模火山作用,1400攝氏度的高溫將地幔上層巖石中的鐵等較重的易熔元素熔融帶出地表💬,留下鎂等不易熔融的元素,這部分虧損地幔密度低、分量輕👛,在力場均衡作用下“起殼”而抬升,最終產生隆起🤞👧🏼。這被周懷陽和亨利·迪克稱之為“成分成因”理論🤸🏼,它的提出意味著“熱成因”理論不再是地球板塊邊界隆起的唯一解答🐭♥️,甚至可能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這是中國科學家在深海硬巖石研究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中國在大洋巖石圈研究上頭一回出彩👫🏻。”汪品先院士說👼🏼📱,“中國從1990年開始在國際海域進行資源勘探,這次能在基礎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對於中國的大洋事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對於恒达平台的海洋學科建設來說,也將是一個很好的促進!”《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和《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媒體以《恒达教授挑戰“地幔羽”假說》為題紛紛對此作了報道🧑🏿🏭。
“十三五”🧗🏻,重點要提升科研層次和質量
科研院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期間成績不錯👩🏻🦯➡️,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學校科研與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尤其是代表性優勢領域不多👌🏿,放到國際層面上這種差距就更明顯了;缺少大師和大師領銜的團隊;對接國際前沿和國家需求進行持續而系統的研究不多⚀,高水平產出較少💁🏻♂️;學科發展不平衡👩🦱,綜合性優勢不顯著;支撐創新的科研管理機製體製還有待完善等等,“這些缺陷都需要我們在‘十三五’期間下大力氣彌補”✊🧇。
“十三五”期間,學校科技工作將緊密對接國家層面的“雙一流建設”、上海層面的“科創中心建設”和學校層面的綜合改革需求🤏🏿,重點提升科研層次和質量📬。具體而言🏦,圍繞“1225”開展工作。
“1”個目標即形成若幹具有一流水平🚆、恒达特色的代表性成果或領域👇🏿;“2”個戰略即對準國際前沿和國家需求,資源聚集🏆、交叉協同🌽,支持優勢學科更強;結合學校未來可持續發展需要,提前布局,謀劃新的增長點🫳;“2”個路徑就是強調學科交叉和國際合作,實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5”個工作要點即重要基地、重大計劃、成果轉化😌、人才隊伍、政策完善。
號角已吹響⏰,隊伍已出發。“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們結合國家“十三五”計劃,正在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正在積極組織申報,海洋🏃➡️、幹細胞、新能源汽車等納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計劃🦁👌,“國家海底長期科學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全力推進立項建設,新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基地開始謀劃申報🧘♂️。與此同時,學校還在籌劃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其中包括即將出臺修訂後的《專利管理辦法》,對專利轉化後的收益分配予以明確規定👮🏻🧜🏼♀️,其中發明人分配比例不低於70%🛁。與此同時,學校將進一步修訂校內評價、考核、聘任政策🙆🏻🫡,製定教師創業相關政策🧔🏻,加強校地研究院、校企合作平臺🙎🏽♂️、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服務隊伍,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教師產出可以轉化、對社會經濟做出實質性貢獻的高水平成果。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學校已經進一步修訂了論文獎勵政策,突出強調高水平論文獎勵和導向👨🏽🦰,取消了低層次論文獎勵。“十三五”期間,學校將對科研分類多元評價、學科交叉、國際合作、自主科研經費等政策進行進一步探索和修訂,結合校院二級管理𓀉,進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機製,為一流科研內涵建設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