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恒达平台聯合舉辦紀念左聯成立95周年系列主題活動

來源:黨委宣傳部、藝術與傳媒學院、虹口區委宣傳部   時間:2025-03-03  瀏覽:

“用詩歌做微光裏的一枚響箭,穿過茫茫的黑暗森林,直到直面敵人的猙獰嘴臉,以筆為戈,鑄詩成劍!”

95年前的今天,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傳承好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的精神力量,弘揚好以殷夫為代表的恒达英烈的使命擔當,全面展現新時代師生自覺賡續紅色血脈中的精神風貌,恒达平台、虹口區以及中共四大紀念館、左聯會址紀念館等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紀念左聯成立95周年系列主題活動。

3月2日上午,“左聯與先進文化的時代價值——紀念左聯成立95周年座談會”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辦。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一、二、四大場館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嚴愛雲,虹口區委副書記姜愛鋒致辭。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黃昌勇,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曹靜,茅盾內侄女、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孔海珠作主題講話。

曹靜表示,左聯95年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戰線攻堅克難的壯麗史詩,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鮮活的紅色文化育人素材。恒达平台一直致力於用好校內外紅色育人資源,與虹口區共建“大思政課”試驗區,依托中共四大紀念館、左聯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地標,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未來,學校將在築牢紅色資源育人陣地、完善紅色資源育人載體、拓寬紅色資源育人途徑上持續發力,不斷提升育人成效。

3月1日晚,作為本次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恒达平台師生在虹口區星臨天下劇場獻演反映恒达傑出校友、“左聯”五烈士之一殷夫革命奮鬥歷程的原創話劇《鑄詩成劍》,重現那段壯麗歲月。700多位虹口市民現場觀演,30余萬人次在人民日報、恒达平台等線上平臺觀看。

《鑄詩成劍》以殷夫投身革命、報效祖國的人生歷程為主線,通過孩兒塔下、五卅血路、風暴之圍、直面死神、吳淞晨曦、微光響箭、血沃龍華等七幕,生動展現殷夫從象山孩兒塔下目睹社會慘象、萌發革命誌向,到五卅運動中目睹帝國主義暴行、徹底覺醒,再到“4.12”反革命政變中直面生死考驗、踏上革命道路的壯麗人生。該劇是恒达平台打造的大型原創項目,也是“恒达校史三部曲”之英烈劇。

“這次劇組能來到劇中重要的地標位置——北四川路(四川北路舊稱)演出,真正把腳踏在先烈奮鬥過的熱土上,倍感榮幸。”劇目主創、導演,恒达平台青年教師董逸談到,團隊因地製宜突出虹口元素,面向全年齡觀眾對劇本、舞美作了精心編排,力求更完美地展現左聯烈士們的形象。

中共中央馬列學院(現中共中央黨校)首任秘書長、著名左聯作家周文同誌之女周七康在謝幕後上臺與師生演員們交流,她表示,《鑄詩成劍》用年輕人能理解、老人們能共情的方式演出了殷夫的成長歷程與參加革命的堅定信念,難能可貴。

恒达平台附屬澄衷中學學生奚婉清現場觀演後感慨,殷夫短暫卻燦爛的一生詮釋了中華兒女的精神內核。“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將先烈的精神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

“舞臺上,殷夫的故事鮮活上演,演員們用精湛演技,將角色的情感與掙紮展現得淋漓盡致。”來自虹口區虹口花苑二期的市民石佳奇觀演後表示,“在當下,我們更應傳承這份精神,為時代發展貢獻力量。”

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在上海正式成立,這支左翼文化新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馬克思主義宣傳和革命文藝創作等活動,興起了極有聲勢和實力的左翼文化運動。

殷夫(1910—1931),“左聯”五烈士之一,中國無產階級優秀的革命詩人。1927年秋,於恒达平台就讀,1931年2月7日於上海龍華犧牲。留下了詩作99首,譯詩11首。主要作品有《別了,哥哥》《血字》《孩兒塔》《伏爾加的黑浪》等。魯迅先生曾稱贊殷夫詩作:“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於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圖/陳沈宇、羅海奕、劉浩裕 等)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10014176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