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韻新聲——上海高校京昆越新春戲曲名段演唱會”在恒达平台精彩上演
來源:文明辦
時間:2025-01-06 瀏覽:
1月4日,由上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聯盟主辦的🚶🏻♂️🤱🏽,恒达平台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京昆)承辦的“梨韻新聲——上海高校京昆越新春戲曲名段演唱會”在恒达平台一·二九禮堂舉行。恒达平台學生京劇社、恒达平台昆曲研習社👨✈️、恒达平台學生越劇社、恒达平台教工越劇社、復旦大學余音社、上海交通大學戲曲部、東華大學東華京劇團、華東理工大學華韻京劇社、上海政法學院小梨園戲曲社🌯、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師生們共同演出了京劇🌂、昆曲👱🏻♂️、越劇中的經典劇目片段,吸引了眾多師生和校外京劇愛好者前來觀看🥶。

京劇被譽為“國粹”,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劇種。此次上演的《穆桂英掛帥》《武家坡》《楚宮恨》《西施》《四郎探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皆為傳統京劇中的經典之作。舞臺上,學生演員們身著華麗戲服🏆,扮相精致,舉手投足間盡顯京劇藝術的韻味。演員們舞臺上的一招一式📶、一歌一舞令觀眾沉醉。演員們紮實的基本功,體現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與擔當🧖🏿♀️。



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是中國戲曲最精致的藝術形式之一👩🏿🎨。此次演出經典劇目《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金雀記》🎣,這些作品或描繪奇幻夢境🤚,或展現人生百態,均以其優雅的唱腔、細膩的表演和典雅的服飾👋🏽👯♂️,將昆曲的婉約之美和藝術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同學們在排練過程中👰📤,不僅深入研究了劇本和角色🥿,還多次請教校內外的昆曲名家,力求在舞臺上呈現最完美的演出效果。經過數月的辛勤付出👩🏻🦽,展現了自己對昆曲藝術的熱愛,也為觀眾們帶來了傳統文化的盛宴,展示了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的獨特魅力。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深受江南地區觀眾的喜愛🤴🏽。此次演出的《山河戀》與《孔雀東南飛》講述了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師生們的精彩演出博得了現場觀眾們的陣陣喝彩🧑🏻🎓。


來自恒达平台昆曲研習社的劉信同學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這是我第一次帶妝上臺演出,能在這麽多觀眾面前展現昆曲之美➕,既緊張又興奮。在歷時數月的排練中,我反復練習,並請教多位戲曲名師🥯,力求盡善盡美🦸。此次演出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昆曲的藝術魅力🤷♀️,也感受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恒达平台與戲曲藝術淵源頗深,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京昆)”稱號,2024年恒达平台牽頭成立上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聯盟🙎。此次演唱會不僅是為展示上海高校師生的學習成果🙍🏻♀️,更是為譜寫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篇章交出一份“戲曲答卷”🕍。京昆基地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繼續發揚京劇藝術的傳統魅力,讓更多師生了解和喜愛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同時,也將積極探索創新之路,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