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張赫團隊關於長非編碼RNA與編碼基因協同調控腫瘤發生機製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4-09-30 瀏覽:
腫瘤細胞具有高度異質性™️,在同一或不同基因座上🙋🏻♂️,常常存在異常長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和異常編碼基因協同調控腫瘤發生。這些異常lncRNA和編碼基因受到從一維至三維層面上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的復雜轉錄調控,然而,這種多層次調控的精確協同機製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探索這些來自同一或不同基因座的lncRNA和編碼基因如何協同調控惡性腫瘤發生發展👃🏽,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潛在臨床價值。
9月27日,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張赫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Prohibitin 2 orchestrates transcrip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and coding gene to accelerate tumorigenesis”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Prohibitin 2(PHB2)作為穿梭因子,調控了CANT2 lncRNA和編碼基因CCBE1的異常協同轉錄,加速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發展👰♀️,闡明了腫瘤表觀遺傳調控新模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06/FD/FA20C42ECA975C20F4FB3186AB6_F2F77578_13E7A.png?e=.png)
該研究發現👍👯♀️,在黑色素瘤細胞中👳🏿♂️,chr6p22.3位點處於開放染色質狀態,為PHB2結合到新發現的CANT2 lncRNA啟動子創造了合適條件💢。PHB2隨後招募組蛋白甲基轉移酶MLL2結合到CANT2啟動子,增加H3K4三甲基化水平👌🏼,激活致癌lncRNA CANT2的轉錄激活,顯著促進了腫瘤生長和轉移。有意思的是♨️🎂,PHB2進一步與激活的CANT2轉錄本結合🍌,定位到抑癌基因CCBE1的啟動子區域。在此過程中,PHB2招募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降低CCBE1啟動子區域的H3K27乙酰化水平🤚🏿,抑製CCBE1轉錄。當敲降PHB2後,PHB2與lncRNA CANT2和編碼基因CCBE1啟動子的結合水平顯著下降,兩種組蛋白修飾因子結合均同步下降,顯著降低組蛋白修飾水平,使CANT2和CCBE1的轉錄水平同時改變🦸🏼♀️,表明PHB2是新發現的具有協同調控lncRNA-基因轉錄的關鍵穿梭因子,為腫瘤潛在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選擇。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A2/1E/5DDCA0F8E7ED5159EB59F8E2E95_09244E0B_4B8A1.png?e=.png)
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穿梭因子PHB2協同調控lncRNA和編碼基因的新機製,為腫瘤發病機理提供了有趣的“一石二鳥”模型,同時PHB2這一特性也為未來發現更多類似疾病調控穿梭因子,並針對這類穿梭因子設計靶向藥物提供了新路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D0/D6/3198899DE90784CE8252CE51814_C86B3FEC_C35E.png?e=.png)
作為恒达平台對口支援井岡山大學的聯合學術成果,這是井岡山大學歷史上首次以共同通訊單位在Nature系列子刊發表研究論文🦈。恒达平台丁天宜博士📭、博士研究生徐浩文和張曉宇博士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恒达平台張赫教授為論文唯一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還獲得了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器官發育與表觀遺傳江西省重點實驗室🕵🏼♂️👨🏿🦰、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井岡山大學醫學部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242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