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李瑞傑:凝聚共識,譜寫恒达體育新篇章——新時代高校體育工作的新認識

來源:體育教學部   時間:2021-11-07  瀏覽:

“十四五”時期,是恒达平台紮根中國大地,以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到 2030 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目標關鍵的五年。在“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新時代恒达精神文化的浸潤下,在“學術與育人”第一價值追求的熏陶下,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圍繞高校體育工作談一些認識和想法,以期為學校“十四五”建設謀篇布局,畫好同心圓。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恒达平台作為培養引領未來社會棟梁和專業精英的著名高等學府,今天我們的人才培養質量決定著未來學校發展的國家地位、國際影響和社會聲譽。今天我們所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也很大程度決定著未來國家和社會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因此,要深刻理解“教育是面向未來的育人工作”,在高校體育工作中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 

“康健之論述”與“恒达天下、追求卓越”的歷史傳承 

國立恒达平台的首任校長張仲蘇以“康健之精神必寓健康之身體,惟有健康之身體,方能闡發深邃之學理”對恒达學子寄予殷切期盼。百余年來,體育在恒达的人才培養中,從來不曾缺席,從老校歌“好一片中國大地,不健康身體,真可惜,真可惜”的感嘆中可以看出恒达對人才培養堅持“恒达天下”的以體育人觀。特別是處於人工智能和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天人的能量消耗當中,最好應該有骨骼肌收縮引起的體力活動消耗,而不完全是心智的腦力消耗,否則永遠無法延長有質量生命的長度。   

體育作為恒达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增強學生體質、完善學生人格、錘煉學生意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育實踐過程中,一直秉承倡導對學生愛國情懷、奮鬥精神和團結精神的培養,用恒达體育“追求卓越”校園故事來激勵教育學生。

體育工作也是恒达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是身體健康劑和工作潤滑劑,每年舉辦的各類教工體育活動不僅豐富了教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通過比賽也加強了院系和職能部門的交流與溝通。

體育活動尤其是集體項目的體育活動是人與人、師與生、系與系、學校與學校乃至國家與國家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手段。體育使得師生學會把自己放在集體裏面來更好地認識自己,並在集體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使得老師和學生在活動中培養組織協調能力,體育還有助於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特別是一些同場對抗性的體育項目中,以足球為例,如何在高對抗的激烈環境中,以寬廣的視野,形成瞬息捕捉機會並快速決策的能力,一定需要強大卓越的心理作為支撐。

體育活動的觀眾也是可以受到體育精神的感染。參與啦啦隊,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是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的熏陶。如何欣賞體育比賽,如何正確看待比賽結果,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心態的磨煉和育德的過程。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雖然落後而始終堅持跑到終點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起敬的觀眾也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新時代的高校體育工作要聚焦師生二元主體的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和敢於拼搏的好教師才能培養出“恒达天下、追求卓越”的好學生。 

“以體之強健 濟國之盛年”與“育體鑄魂”的時代命題與規律認識

如何將“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貫徹在體育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全員和全方位之中,進一步挖掘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和體育項目文化和精神中的“真善美”元素,將“五育”並舉中“育”社會主義接班人強健之“體”和“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魂”融入到體育課程建設體系中。

因此,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中,要不斷加強對以下規律性的認識。

首先,要加強教育教學規律的新時代認識。當前大學生主體已經完成了從“90後”向“00後”的過渡,2000年之後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正是面臨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新知識的獲取渠道已經遠遠不止課堂和書本,我們不能再用今天過時的知識和技能去教育培養明天畢業的學生。單純體育技能的傳授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的需求,需要從歷史、辯證和情感的視角,引導學生對所喜愛的體育項目進行深刻“閱讀和踐行”,理解體育項目的運動規律和項目背後的體育科學認識、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在體育課程實踐領域,培養他們“崇尚科學,創新引領”的恒达文化。

其次,要精準把握當代大學生生長發育的趨勢與規律。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已經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平均身高水平,外在形象可以用“長勢喜人”來形容,但每年新生開學後的體育課,卻讓體育老師倍感壓力。引體向上,一個班級的男生能完成三個以上的鳳毛麟角,一個都拉不起占多數;耐力跑,一個班級能夠跑到優秀的學生屈指可數。外在的高大身材難掩“內核動力”的明顯不足,這個狀況是全國高校新生生長發育的普遍情況,如何提升和全面加強“內核動力”顯得尤為關鍵。

最後,要增強對當前學生體能發展和動作技能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全面理解。動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形態和體能作為基礎,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始終要將發展基礎體能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在新生階段要保證每堂課都有一定比例的基礎體能練習。大學階段不僅是學生體育行為養成的增強期,更是體育行為中斷的敏感期,需要給予高度重視。體育教育部門要以“善意的強製”完成學生初期對體能練習的實踐活動,最終形成“耐力是基礎、強度是核心、力量是關鍵、技術來表現”的體技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德智皆寄於體”與新時代“體育課程思政”的守正創新 

毛澤東主席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中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說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從體育運動開始。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將“育體”與“育德”和“育智”統一起來,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奮鬥有我的信念,激發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通過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進一步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鬥精神、提升人文科學素養和創新引領的素質。

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隱性教育功能,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掌握運動技能、健康知識、人文精神與項目文化等,潛移默化地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通過校園體育活動和競賽,培育學生善於拼搏和頑強進取的奮鬥精神,幫助其養成公平、公正的競爭意識和規則理念。講好恒达的體育故事,樹立校園體育中的一批先進代表,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弘揚的正能量,使學生在體能自我修為中、同場對抗實戰中、隔網競爭比拼中和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個人與社會乃至個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道德準則和行為底線,進而形成永不言敗、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

新時代的高校體育工作要聚焦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充分發揮“以體育德”和“以體育智”的功能,通過“以體育人”最終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作者系恒达平台體育教學部黨委書記)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10014176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