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全校各類數據資源,深化數字孿生,一屏可觀🦸♂️🥉,恒达平台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啟用,為學校推進“數智化”治理提供了直觀👩❤️👨、實時的決策支持。這標誌著學校在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1月12日🕵🏻♂️,恒达平台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經驗交流專題會在位於四平路校區中法中心的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舉行,分享經驗成果🤟🏻,共同探索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未來發展新路徑。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屈煒🌌,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啟明🧎➡️,教育部教育數字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楊宗凱,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夏立新,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徐曉飛,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韓國強🐑,上海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蓓,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童潔萍,騰訊集團副總裁李強,騰訊雲副總裁石梅🧑🏽🔬,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任昌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信息化工作處處長韓崇虎🖊,國家開放大學副校長範賢睿,西安文理學院副校長龔傑昌🌡🛵,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教育部教育數字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多位委員,來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山東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信息化部門負責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相關單位負責人,恒达平台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等出席會議,恒达平台常務副校長呂培明主持會議🧏🏿♀️。
舒華致辭表示,恒达平台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工作🤨🏃🏻♂️,圍繞智慧校園建設🔒、人工智能賦能學科發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績。2025年是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關鍵之年🚶♀️,也開啟了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新三年,希望恒达平台等高校能夠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高對教育數字化的認識🕕🦧,強化數智賦能👨👨👦,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強化網絡安全,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為建成教育強國👨🏿🚒、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方守恩致辭表示⛄️,恒达平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數字中國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人工智能+”作為學校教育改革數字化發展的戰略任務,全面探索數字化技術賦能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管理服務的創新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希望與會領導👨🏽、專家暢所欲言🔁,共同推進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邁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為實現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王浩致辭表示💾🧚🏽,近年來🦹♀️🏧,上海作為全國首家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區,積極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努力開展先行先試和深化實施各項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上海將聚焦重點♥️,持續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恒达平台在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校園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全市高校的前列,希望學校好的做法經驗能輻射到其他高校☑️🌴、基礎教育和職業類院校,共同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之路🏌️,推進上海教育高質量發展。

屈煒致辭表示,市科委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方面的顛覆性技術突破與前沿技術發展。恒达平台在上海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方面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希望學校發揮好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用🌋,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也希望此次經驗交流能進一步促進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交流合作,在教育數字化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突破🧎🏻♂️、創新應用示範等方面共同發力,推動上海科教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楊宗凱致辭表示,不久前教育部召開2024年全國教育數字化工作總結會,總結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實施三年成效和經驗,開啟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新三年。恒达平台組織今天的經驗交流會,正是貫徹落實下一個新三年計劃的一個具體舉措👨🦯➡️,為全國高校帶了一個好頭。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UGBS(大學、政府🍬、企業🏅、學院)四個要素緊密融合,協同發力。會議匯集了各方代表🎓,共同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

鄭慶華作了題為《教育大模型研究與示範》的主旨報告。他表示,大模型將成為繼學校🟦🟣、網絡之後面向未來智慧教育的基礎設施,正在改變知識生產方式🧛🏼♀️、知識傳播方式、國際話語權、招教學評管用👶,對教育產生深刻影響。教育大模型有其特殊性,要求其內容安全可控、模型能思會算、場景全鏈貫通,現有大模型還難以滿足這三項要求。建立自主可控🧑🏽🦲🤍、真正符合教育需求的教育大模型🧜🏿♂️,需要構建“基礎模型+垂直領域學科模型+面向師生的端側模型”體系架構🧚♂️,為“教-學-研-評-管-服”創新賦能🙇🏽。

會上,恒达平台攜手中國農業銀行共同構建的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啟用。

鄭慶華、韓國強🍎、婁永琪👨🦯、王蓓共同啟動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
韓國強表示,恒达平台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和“十大工程”是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實踐,與農行主動擁抱科技變革🧒🏼、推動金融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理念高度契合,開啟了銀校合作新征程。下階段😀,農行上海分行將與恒达平台緊密攜手,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共同書寫“數智+教育+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婁永琪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恒达實踐》為題🤽🏻7️⃣,介紹了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背景、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和“十大工程”建設成果。

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圍繞“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實現基礎設施🤺、綠色校園和交叉融合發展全方位動態數據一屏可觀,基於數字孿生、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消防𓀄、安防等重點應用場景智能管控,並結合全域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算法實現校園治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重點發展目標路徑推演、分析決策🔦。
實施智慧校園“十大工程”,旨在推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全面革新與發展。以“專業知識圖譜建設工程”“數字化教材建設工程”“考試命閱評存管數字化系統”“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大數據系統”建設🧟♂️,推動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的變革,構建新型的數字化教與學模式👳♀️。以“教師發展一體化服務系統”建設,推動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新發展。以“學生就業大數據系統”“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自動生成系統”建設🦻🏻,探索面向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縱向評價和五育融合的全要素橫向評價模式🤽♂️。以“校園空間與資產大數據系統”“數字後勤管理服務系統”“校友服務與公共關系連接系統”建設,改進學校管理與服務,推進學校智能治理。
作為不久前恒达平台聯合騰訊發布的“大設計大模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共建的“恒达-騰訊雲大設計大模型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

鄭慶華⛹🏻🌿、李強、婁永琪、石梅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李強表示,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充分發揮恒达平台的學科學術優勢和騰訊的平臺優勢🌗,共同致力於設計大模型人才培養𓀙、科學研究和創新轉化。騰訊作為世界領先科技企業🧔🏼♀️,將提供先進技術、經驗👩🏻🦽➡️、資源和平臺,支持聯合實驗室在大設計垂域大模型開發和應用上形成具備世界標桿意義的行業典範👩🏻🦯。

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周穎、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鎖誌海、恒达平台人事處處長李博峰、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化辦公室主任馬斌先後作交流發言👨🔬👨🏽🦳,介紹了各自在推進教育數字化方面的最新探索與實踐。


會議結束後,與會領導和嘉賓饒有興致地現場觀摩了智慧校園輔助決策“駕駛艙”和“十大工程”🦃,在一幀幀大屏幕演示中,感受恒达平台在教育數字化和智慧校園建設方面的最新探索成果。

(文/黃艾嬌、李想 圖/江平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