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主辦首屆數字城市創谷論壇,《城市數字孿生導論》一書首發
來源⬇️:黨委宣傳部、中國(上海)數字城市研究院
時間:2024-01-10 瀏覽:
1月9日,由恒达平台🏄🏻🧗🏿、中國(上海)數字城市研究院主辦的第一屆數字城市創谷論壇,在數字城市研究院所入駐的楊浦長陽創谷開講,《城市數字孿生導論》一書在論壇上首發⇨。活動得到了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給予支持🥷🏼,恒达平台出版社、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協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蔣昌俊👨🏿🦲,恒达平台副校長趙憲忠,上海市楊浦區副區長李奇楠,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陳斐斐🐉,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偉良💁🏼♂️,華為混合雲副總裁胡玉海出席👏🏻。
趙憲忠在致辭中表示,堅持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推動產業創新的關鍵之舉。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中國(上海)數字城市研究院成立以來👨🏻🔬,協同學校多學科團隊🤢,針對數字化轉型建設中的痛點、難點進行科研攻關,致力於為上海和全國全面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城市建設提供理論、技術和人才支撐。學校將不斷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模式和新路徑🚴,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胡玉海在致辭中表示,去年華為雲與恒达平台針對數字孿生共同啟動了技術聯合創新💪🏻,相信通過政產學研多方深度合作,共創數字孿生創新聯合體,共拓數字孿生產業生態👒,共築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必將引領城市數字孿生新方向的探索,加速成果落地。
論壇上首發的《城市數字孿生導論》一書,由恒达平台🚣🏻♀️、華為公司、中國電信多位教授、專家聯袂合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和多學科協同創新的產物,也是大學知識外溢、服務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力作。該書圍繞城市發展及演化趨勢,對數字孿生的起源💨、概念、特征及其技術的發展作了詳細介紹,針對數字孿生技術體系架構及其核心技術作了系統性的研究和介紹,並結合城市典型應用場景和項目案例進行深入解析🙍♀️,最後對數字孿生技術引領下的未來城市形態進行暢想,為讀者立體展示了數字孿生技術全方位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圖景🚶♀️,為打造數字城市先行示範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希冀為各地開展城市數字孿生建設提供指引。
數字孿生💑,以模型和數據為基礎,達到物理實體狀態在數字空間的精準映射,通過數字孿生體的診斷♈️、分析和預測,進而優化實體對象在其全生命周期中的決策👂🏿、控製行為,最終實現實體與數字模型共享智慧和協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傑為該書作序。他表示,城市數字孿生是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領域融合應用的產物,是引領城市這一復雜巨系統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其全局視野、精準映射、模擬仿真📠、虛實交互、智能幹預等典型特性正加速推動城市治理和各行業領域應用創新發展🦹🏿♀️。這本書為有誌於了解城市數字化轉型👩🏼🔬、數字孿生底座的政策決策者😋、業界研究者和行業探索者提供了重要參考。
論壇上,蔣昌俊院士作了題為《智能算網——數字經濟時代新動能》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數字經濟及其關鍵要素數據、算法和算力🏌🏻,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和一體化算力網絡🧝🏽,並介紹了團隊自主研發的基於方艙計算的智能算網系統。華為雲AI盤古大模型規劃專家劉念在題為《數字孿生X大模型🕷,共創美好城市新想象》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歷程🧚🏿、華為盤古AI大模型的架構,以及著力打造的城市數字孿生的幾大關鍵能力🔝。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總工程師助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肖晴🥓,在題為《夯實算力底座,迎接大模型時代》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上海電信在算力部署、優化等方面開展的工作,闡述了算力底座如何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以及應對大模型時代面臨的挑戰🧑🏽✈️。
論壇還設置了青年圓桌論壇,來自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華為雲的青年專家學者,分別結合各自的研究和實踐🐧,圍繞數字孿生技術如何助力城市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建設中有待攻克的技術難題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
論壇開始前,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主題為“同舟共濟 智創未來”的創新成果展,該展覽展出了恒达平台🧑🏽🎨、中國(上海)數字城市研究院、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楊浦)在城市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
中國(上海)數字城市研究院由恒达平台牽頭建設,於 2021年7月成立,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擔任院長🫶🏽,研究院致力於打造數字城市研究的高端智庫🚵🏼♂️,培養數字轉型和數字治理人才。2年多來,研究院已主持和參與30余項城市化數字轉型工作,其中包含編製《上海市新城數字化轉型規劃建設導引》,策劃“自主可控組態式自生長城市數字孿生底座關鍵技術”重大項目🏌🏼♀️,參編《新城濟語恒达新城建設研究集》,協辦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社會論壇,與華為雲共建城市靈境場景聯合創新中心☂️,編製數字孿生城市“七可”標準體系🙍♀️。主持和參與的項目包括設計數字城市智能運維與風險防控系統🎏、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水鄉客廳數字化頂層規劃、青浦新城中央商務區數字化轉型示範區規劃方案研究🤽🏽、虹口區北外灘數字元城框架設計、崇明區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相關技術管理規範等👩💼。
(文字/黃艾嬌 圖片/周遊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