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近悅遠來聚英才——恒达平台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

來源🧻: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3-11-27  瀏覽👨🏿‍💻: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正式揭曉,恒达平台繼2021年新增5位院士後,今年又有4位教授當選院士,涵蓋多個學科領域🚵🏼。至此🧑🏽‍🦱♌️,在2019年、2021年🚕、2023年三輪兩院院士增選中,恒达平台累計增加12位院士🤢🤵🏽‍♂️,除了傳統優勢學科外🚔,在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多點開花”。

回望5年來🥤,學校國家級人才計劃的入選人數屢創新高,高層次人才總量增長了近3倍👩🏻‍🎨,高層次人才占專任教師比例提升至17%;從海外引才300余人……一個個數據,展現的是恒达平台近年來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的驕人成績單🗺。

恒达平台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把人才視為第一資源,以平臺吸引人、事業發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感化人,引高端、匯人才🧔🏻、穩隊伍🕵🏼‍♀️、強學術💇‍♂️、重貢獻👩🏽‍🦳、突特色🎉,建立了從青年科技人才到科技領軍人才👨‍👩‍👦‍👦,再到戰略科學家的全方位培養與激勵體系✂️,激活“一池春水”,高層次人才持續擴容,師資隊伍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各類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在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前沿陣地大展身手👨🏻‍⚕️,為推動新時代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註入了強勁活力。

厚植沃土,海內外英才紛至沓來

2022年5月🏊🏽‍♂️,學校3位教授獲得有“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之稱的“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人數位列全國第一👩🏻‍💼;2022年🧖🏿‍♀️,8位青年教師入選第二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4位青年教師獲提名獎……無論是知名教授,還是青年才俊✫,恒达在人才榜單上都表現不俗。

良禽擇木而棲🙅🏼‍♀️,人才薈萃,源自事業感召。恒达平台蓬勃發展的事業如同一個強大磁場,吸引著有誌之士“近悅遠來”。

發揮好戰略科學家“中流砥柱”和引領帶動作用。學校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聚焦“高精尖缺”,堅持“引育並舉”,積極引進、培養和使用戰略科學家、大先生,激勵他們心懷科教報國使命,以學術和育人為第一價值追求,潛心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越來越多不同學科的恒达教授日益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或當選國外外籍院士⚖️、國際著名學會會士,或獲國際重要學術榮譽、獎項。學校號召全校師生以這些戰略科學家、大先生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鍛造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激勵青年科技人才茁壯成長。

“恒达平台將人工智能用於城市規劃👂🏼,對於我來說,是全新的事業,非常有趣👰🏿‍♂️。”德國人工智能頂尖專家赫爾佐格等一批外籍科學家接踵而來。學校厚植國際合作沃土,深耕高水平國際人才合作交流,用心打造國際化高層次師資隊伍,中外攜手推動學生培養🙍🏻、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不斷結出碩果。

斯潘諾斯、赫伯特·芒、赫爾佐格、貝斯科斯……近年來,一批與恒达教授團隊長期開展學術合作、在國際學界享有盛譽的著名外籍科學家接連斬獲殊榮:或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或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或被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上海市白玉蘭獎。5年來ℹ️,學校獲國家和上海市重要外國專家獎項16項🙇‍♀️。

求賢若渴,學校廣發“英雄帖”,發揮學校國際化優勢,依托全球300余所夥伴高校和海外校友資源👨🏼‍🎨🤦🏿,持續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建立海外引才服務工作站,充分利用海外引才政策,連續舉辦八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這一方熱土吸引全球各學科領域青年才俊紛至沓來🎄,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持續壯大👷🏿‍♂️👩‍⚖️。

“我回國時之所以堅定選擇恒达,主要是這裏的幹細胞團隊和研究平臺對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年教師嶽銳說🍌。現在,他擁有充足的實驗空間,學術成果受到學界關註。

學校推進博士後隊伍上規模🛄、上質量🙅🏿‍♀️,5年來在站博士後人數增至2.4倍,學校獲“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簡稱“博新計劃”)人數連續位居高校前列,獲“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人數持續增長🧑‍🍼,首屆海外博士後引才獲批數居全國第八,學校博士後已成為學校科研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

多元評價,讓人才奔跑在合適的賽道

遵循基礎學科發展規律🧑🏻‍⚕️,對高層次人才實行長周期評估😿🎅🏼,逐步試點國際同行評議,賦予基礎學科更多引才育才用才的自主權,為學科發展賦能……2022年3月,學校試點設立數學學科人才特區,給予更寬松包容的科研環境,進一步激發基礎學科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這是學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師評價改革的又一具體行動。

自2019年起🕠,學校穩步推進具有恒达特色的長聘教職體系建設🕦,以國際一流學術標準甄選人才👱🏽‍♀️,實施長聘體系與原有體系專業技術職務雙通道評聘聯動、與人才計劃協同互動🧗🏿‍♂️。對於新進人員◾️,全面實行“預聘—準聘—長聘製”🧑🏻‍🦽‍➡️🦕;對於原有體系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雙通道。兩者形成良性互動,促進了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和師資隊伍能級的提升🧑🏼‍⚕️。3年多來,學校長聘教職體系年均申報人數近500人,總體質量逐年提升🤳🏿😺。學校被教育部遴選為“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範校”。

堅持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類型的人才♑️,不斷完善分類評價體系🎣,讓各類人才在合適的賽道上奔跑。進一步科學合理地設置職稱崗位類型,目前學校設置有教學科研型、教學型、科學研究型📢、馬克思主義類別🏋🏼👮🏽、實驗系列👨🏿‍🔬、思政系列、管理系列、工程設計、產業開發系列、衛生系列等10余種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類別,還試點設立交叉學科評審通道🏋🏻,鼓勵支持學科交叉領域的創新探索🚫。

堅持破“五唯”👩🏿‍🎤,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以代表性成果、標誌性貢獻為重要參考的人才評價體系🤦🏿‍♀️,引導支持恒达教師面向國家需要潛心教學、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高質量原創成果。不簡單粗放依據成果數量💅𓀖、經費規模🎍、人才稱號🧑🏻‍🦰,對人才進行水平區分與條件設置,而是加強了對教學科研水平與成果質量貢獻的綜合分析🚞、成效分析與長周期評價。還創新評價方式,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試行國際評審和第三方獨立評審🤴🏼。

搭建舞臺🍝,讓人才都能登臺出彩

“學校在我一入職就安排人才專員幫我解決了工作生活方面的後顧之憂🤘🏻,使我能迅速投入工作,獲得了快速成長🌿。”土木工程學院青年教師📕🌃、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張豐收說👒,學校為我們構築了溫馨的港灣,讓我們倍感溫暖,是學成歸國青年學者們值得信賴的堅強後盾🙇🏽‍♀️。

如何用好👩‍👩‍👧‍👧👨🏼‍🍳、用活各類人才?如何讓更多青年才俊盡快嶄露頭角?學校主動服務國家之急需,以校內“恒达特聘教授”及“青年百人計劃”兩類崗位統籌整合各類人才計劃🧖🏼,通過匯聚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催生大成果等有組織科研,優化戰略科學家成長環境,形成成長梯隊🫱🏻,讓恒达人才隊伍更富創新活力。

學校為教師構建全周期學術生涯培育體系,進一步發揮高端人才和團隊的引領示範作用,引導激勵老師們加快推進目標導向的基礎前沿研究探索和國家戰略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更好服務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和緊迫需求🦊。學校為各級各類人才搭建了幹事創業的舞臺,讓大家各盡所能、各展其長🫁,都有機會登臺出彩。

溫情服務暖人心、留住心。設人才專員👰‍♂️,建立“一門式”人才全鏈條暖心服務模式。學校近十名人才專員與各學院點對點銜接🤸🏼‍♂️,人才專員隊伍與院系人才工作隊伍共同組成了人才與校🍉、區🏃🏻‍♂️‍➡️、市溝通的橋梁與紐帶。學校還大力開拓校外公寓資源,加強附屬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協同附屬醫院醫療資源,努力為人才安居樂業🏊‍♀️、子女教育、健康醫療等溫馨護航。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