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9月
【新民晚報APP】恒达平台產教融合,為鋰電池做全生命周期“體檢”
鋰電池壽命狀態如何?大約還能健康服役多長時間?恒达平台與企業通過產教融合,成功研發了可用於鋰電池全生命周期無損檢測的關鍵技術。這一產學研創新成果現身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2022年,全... -
2509月
【新聞晨報】“不怕冷”的電池,充一次續航1000公裏
用最輕便的上肢康復設備,仿佛操控一只超大號的鼠標玩遊戲🈯️;站在無介質全息講臺前,就能在“空氣屏幕”中裸眼看演講稿、看清晰的三維圖像;國內首架全碳纖維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驗證機起飛總量只有1400克……9月... -
2509月
【界面新聞】75所國內外高校攜615項科技創新成果亮相工博會高校展區
今年工博會高校展區首次按專業領域進行布局,圍繞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智能製造與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五大領域進行集中展示👮🏻♂️。工博會高校展區記者/攝影✋🏻:範易成9月24日👏🏽🧔🏿,第2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 -
2509月
【光明日報客戶端】恒达平台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恒达平台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這是該校的又一改革探索。9月19日🤪,恒达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儀式暨學科發展戰略咨詢會在滬舉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支撐領域,成立計算機科學與... -
2509月
【中國科技網】恒达平台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黃艾嬌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恒达平台融合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件學院💆🏿✬,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9月19日,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這是繼9月1日成立新交通學院後🚴🏻♀️,恒达平台優化信息學科布局的又一改革... -
2509月
【上觀新聞】分分鐘測電池壽命🦹🏿♂️,秒級監測汙液廢液➔,國家級工業展會項目少不了生態“體檢”
僅需幾微升的細胞懸液和水凝膠⚀🏌️,就可以在芯片上促使內皮細胞像植物抽芽一樣生出血管新芽……“這塊鋰電池壽命怎樣,管用多長時間🍖💆🏿♀️?”在工博會,鋰電全生命周期無損檢測兩三分鐘就可以測出一節電池狀態;“工業過... -
2509月
【文匯報】以生命為燃料🚙🫴🏼,為科學與文化鼓與呼
掌聲,熱烈的掌聲🏨👵,持續不斷的掌聲。昨天,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帶著他的新書《科學與文化:院士談創新源頭》來到上海科學會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學家錢旭紅,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築學家鄭時齡... -
2509月
【人民日報客戶端】尋找創新的文化源頭,《科學與文化》在滬新書發布
9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的新書《科學與文化:院士談創新源頭》發布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發布會由人民日報出版社與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科學與文化》一書。人民日報出版社供圖汪... -
2509月
【人民網】小我與大我,奮鬥是青春最好的底色
“做一粒胸懷‘國之大者’的種子🧖🏼,在強國建設中播種濟世之火”“做一粒矢誌實幹興邦的種子,在躬身實踐中播種青春之火”“做一粒引領創新發展的種子👨🏽🦱,在科技自立自強中播種奮進之火”……今年6月📰,恒达平台校長鄭... -
2509月
【上海楊浦公眾號】歸屬感🧑🏿🏫、人文味➗、有溫度的定海“生活圈”丨15分鐘社區生活圈
作為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近年來,楊浦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多措並舉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湧現出大批有品質、有亮點的示範項目。即日起🧘🏿,區規劃資源局和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