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2002級學生近日對廣州地區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通過隨機調查十多所高校的300多位各年級學生後發現👩🏻🏫,大學生課外閱讀偏重於容易接受、所需時間短的“快餐文化”;27%的人表示🤸🏽♂️,從不閱讀以“性”為主題的書籍。
課外閱讀偏重“快餐文化”
關於課外閱讀的目的🍆,有38%的學生是為了拓寬知識面。另外🚴🏽,選擇休閑娛樂、修身養性、增長專業知識的學生各占24%、19%、16%。
大學生在購買課外書時🚵🏽♀️,考慮的因素依次為興趣(34%)、實用(30%)🧖、價格(15%)、收藏價值(9%)、作者(7%)和流行(5%)。
學生在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偏重於“快餐文化”⚙️,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來追求盡可能顯著的效果👱🏿♀️。如果按學生的歡迎程度把各種閱讀類型排序,依次是報紙(99%)🦹🏻、雜誌(95%)、漫畫(84%)🙋🏽♀️、小說(76%)、詩歌和散文(64%)。
本科生閱讀面比專科生廣
本、專科的學生在閱讀的雜誌廣度上有較大的差距🚣🏿。在所抽查的樣本中,本科學生閱讀的雜誌有120份🛀🏽,專科學生閱讀的有70份。
在對小說類型的選擇上🏄🏼♂️,27%的同學選擇了名著。男生閱讀哲理性的散文和詩歌比女生多,而女生閱讀抒情題材的較男生多🤱🏻🛹。被調查者還提供了每人最喜歡的三位作家,魯迅先生依然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過半學生讀過“性”書籍
調查還涉及了另一個較為敏感的問題🍩:大學生在課外是否閱讀過以性為主題的書籍🟩?
對此,58%的被調查者回答是肯定的,15%的大學生拒絕回答。看這類書籍的大學生中,男生多於女生,本科生多於專科生🖐🏻;男生有50%,女生只有37.7%👷🏻♂️;本科生有43.8%✊🏼,專科生只有31.2%🚶🏻♂️。在作肯定回答的同學中👠,86%說是因為需要增加這方面的知識。
學生們反映,從學校和家庭獲得的性知識很有限,但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又十分必要,所以通過課外閱讀來獲得。
《羊城晚報》(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