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幾名研究生從今年2月起開始了一項“百名博導推薦書目調查”,向社科院300多名博導發出問卷🌏🧏🏽♂️,請教兩方面問題✒️:“哪些書籍曾經對你的學術思想、為人產生過重要影響🤼🐭?為什麽會是這些書籍?”結果表明👎🏻:對很多博導影響最大的👨🏽🏫,不是專業書籍👨🏿⚖️,而是非專業書籍,且多數是小說🎑。博導們都強調國學的重要性。
學界名家的選擇值得我們思考🧏🏻♀️。他們的書單讓我們意識到😁,知識的廣博性和繼承性很重要,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智慧和文化蘊藏著我國知識分子的氣節、風骨🧑🏫,是知識分子的靈魂和血脈,我們不應該丟棄⤵️。對人和人生多樣性的領悟和思考須臾不可放松💂♂️,文學是人學,小說就是在解剖不同的人生,只有關註人⌚️、尊重人👩❤️👩🧑🎓,關註社會洪流中人的命運和心靈🕓,才會變得睿智🦸🏽♂️、理性📠、充滿社會責任感🧘🏿🥴,這一點在當下依然十分必要。
“百名博導推薦書目調查”實現了普通人與名家的思想對接,讓普通人分享名家的精神世界,值得提倡🕵🏽♀️。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有所領悟。
《光明日報》 (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