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出微型“非典”隔離監護室
本報訊(記者 廉世民)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製的微型“非典”隔離監護室日前面世👨🏿🎨。4月30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到哈工大考察了該系統💂🏻♀️,並指示研製者及有關部門加速進一步完善及檢測、病毒采樣等工作⚒,盡快用於臨床實驗及製造推廣👨👨👧,為抗擊“非典”病毒作出貢獻👮🏼♀️。
微型“非典”隔離監護室可以有效避免有病毒空氣對病人自身的交互傳染及傳染給其他人員。該系統適用於無隔離病房的各類醫院🦻,尤其適於縣鄉醫院快速、低成本構建隔離病房及機場🙇🏻♀️、車站等對體溫超標人員臨時隔離使用🪝。
中南大學組織SARS緊急攻關
本報長沙5月6日訊(記者 李倫娥 通訊員 楊彥 周鶴林 周科際)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科技處獲悉✍🏽:為防治“非典”👨🏻🍳,中南大學緊急動員,正組織數百名科技人員緊急聯合科技攻關🙌,總計50萬元的“中南大學SARS專項研究基金”也已迅速到位🎠。
4月初,學校就向相關單位和部門發出戰勝“SARS”科技攻關項目征集通知,目前已收到關於SARS研究項目9項👨🏻🦲,經過整合🧍🏻♂️、篩選,4月27日向教育部推薦了7項,其中重大項目“SARS病因發生機製研究、快速診斷試劑盒、疫苗研製和藥物篩選”入選🔨,已獲教育部20萬元的立項資助。4月29日,學校又決定🫷,投入50萬元設立“中南大學SARS專項研究基金”💃。
南京大學創建防治“非典”快速攻關通道
本報南京5月5日訊(羅靜 記者 趙建春)南京大學5月4日批準化學化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的3個防治“非典”的緊急重大科研項目,並予以相應的經費資助和政策傾斜🍉。
本次啟動的3個重大研究項目中有兩個來自南大化學化工學院🤸♂️👨💼。《防治SARS新藥的研究開發》研究將尋找具有顯著療效的肺部病症治療藥;《關於非典型肺炎快速診斷方法研究的建議》將從免疫學方法入手,建立“非典”冠狀病毒病原體的免疫診斷方法。生科院於近斯推出的《SARS相關評價體系的建立及在發病機理和藥物研究中的應用》項目,提出了在蛋白🆔、細胞和整體動物水平建立一系列SARS及其病毒的評價體系。
南京理工大紅外熱成像儀投入抗“非典”
本報訊(楊萍 記者 趙建春)由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紅外熱成像人群體溫實時監測系統”日前在江蘇省南京市中央門汽車站出口處投入使用🖖,這套系統每分鐘能對3000個運動人群進行檢測,以及時排查“非典”病員。
遼師大一項成果在防“非典”工作中顯身手
本報訊(記者 劉玉)記者日前從遼寧師範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與普蘭店市公安局共同研製的“公安局警務信息系統”♾,為“非典”防治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工具,在防治“非典”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該系統已經在普蘭店市的27個派出所全面推廣應用🐦。
《中國教育報》2003年5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