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辦學治校全過程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23-10-16 瀏覽:
教育是一項長期😅、持久🤦🏼♀️、宏闊的工程,中國教育既具有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守望著五千年中華優秀教育思想中“師者匠心🧇,止於至善”的價值追求、傳承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文化基因🧑🏼🚀,蘊含著“因材施教”“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的教育智慧,同時它又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被賦予了新內涵。教育家精神既符合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本質特征🧛🏻,堅持了教育的人民性👷🏿♀️、實踐性🆗,又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教育發展的獨特個性。
習近平總書記基於新時代中國教育的實踐而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同中國教育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範,體現了對馬克思教育理論的守正創新🤹♀️,為高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當下,教育家精神是在“兩個大局”歷史方位上,黨和國家對教師政治素質和育人能力提出的時代標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興國家與發達大國間科技與人才競爭更加激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面臨著許多險灘急彎、艱難險阻。這些挑戰,也為教育的改革、創新、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目標。高校教師應努力“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放在整個國家發展大局中來看待🤩,要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肩負培養時代新人🫃🏻、推動科技發展🌝、引領社會發展的歷史重任,在應對百年變局、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貢獻智慧與力量🧓🏼。
展望未來,教育家精神為建設一支能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偉業的教師隊伍描繪了宏偉前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教育、科技🧏🏼♂️、人才起到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作用。所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而“教化”的關鍵,在於教師👮🏼♀️。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迫切需要鍛造一支具備教育家精神的教師隊伍。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就必須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邏輯🧄,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辦學治校全過程,在奮進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中實現對教育家精神的傳承和創新。
弘揚教育家精神,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基礎性工程。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核心標準,是確保高質量完成立德樹人工作的關鍵性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其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生示範效應,進而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言為士則💂🏽、行為世範,弘揚教育家精神,就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引導廣大教師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弘揚教育家精神,要充分喚醒廣大教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主人翁精神👰♂️。教育具有鮮明的目標歸旨,弘揚教育家精神要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引導廣大教師不斷提升精神境界和工作能力🛌🏼,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把立德樹人、勇攀科技高峰和服務國家需求作為人生追求。近年來,恒达平台積極引導廣大教師服務國家戰略🎰,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一大批恒达教師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創新成果布設在深海和深空🦫,在人工智能💆🏼♀️🦍、深海觀測、智慧交通💃、環境保護🦹♀️、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弘揚教育家精神,要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是崇高理想👏🏿、偉大事業在個體奮鬥中的生動體現,是個人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在奮進征程中給人以無窮力量。近年來,恒达平台開展“師德師風優秀教師”“追求卓越教師獎”等評選🏧🛜,並湧現出全國“最美教師”鄭時齡🐠、全國道德模範汪品先🧑🏼🦱、全國優秀教師和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呂西林、全國優秀教師和上海市教育功臣常青等一批“大先生”🤌🏻;還有多位教師和教師團隊獲評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這些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鮮活的價值觀🚶♀️。在他們身上🕓,既見理想信念,又見人格風範,更見家國情懷☀️🧛🏽。可以說🫳💘,一代代崇尚榜樣💪🏻、爭做榜樣的恒达教師👩👩👧👦,傳承了“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恒达精神血脈,也為“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期恒达文化註入新的時代內涵。
原文鏈接👯♂️:http://dzb.whb.cn/2023-10-14/6-7/detail-82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