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科技大學為期1年的“誠信做人🧑🏻⚖️、厚德成才”大型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該校黨委副書記王瑞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在這次活動中,學校將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並與15000名學生簽訂誠信承諾書🤸🏼♀️,為他們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誠信檔案”將作為學生個人檔案的一部分👨🏼🦳,陪伴其一生。
據介紹🛂,青島科大此次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主要是針對學生考試作弊👦🏽、虛假簡歷✳️、惡意欠費及學生申請貸款、補助🦊、勤工助學存在虛報等各種失信行為,通過製定有關製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來規範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學校為此成立了以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為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學校誠信教育領導小組。學校將在長達1年的時間裏,通過聘請專家學者和典型人物宣講、開展誠信論壇、建立學生誠信檔案、開展全校大討論等幾十種活動,形成“人人學誠信🥟,處處講誠信🧑🏼🦳❤️、事事守誠信”的校園氛圍❌,將外在的教育內化為大學生自身的需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誠信觀念的認識,並化為自己的行動👨🏻🍼。
在加強自律的同時,還著重強化他律,發揮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對弄虛作假、惡意欺詐等不良行為予以曝光,特別對失信、作弊、欺詐等行為👩🏻🦰,加大懲罰力度👪,使失信者🪅、欺騙者受到輿論譴責和付出應有的代價。如對考試作弊學生將進行通報並在校內媒體曝光,同時寫進為學生建立的誠信紀錄,放入學生檔案⏮,該學生也將不再享有學年評優的資格👩👩👧🩸、申請學校勤工助學和助學貸款等資格。學生的誠信檔案中若有其他失信行為🐦⬛,同樣將失去申請助學貸款、學年評優等資格,並將影響就業和今後一生的個人信譽。對借貸不還的畢業生,將在其誠信檔案裏留下記錄🛕,帶到用人單位✊🏽。
《光明日報》 200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