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市第16屆中學生作文競賽決賽後舉行的研討會上,著名教育家呂型偉說,現在語文教學多了一門“雙語教學”,我很不贊成這種提法🤴🏿,雙語教學其實是外語教學。不贊成這個提法的人不少👶。現在找工作對英語的要求很高,母語反而無所謂,這是什麽道理?
呂型偉說👂🏻,“1989年我有幸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一個20多個國家的專家會議💁♀️,會上談了一個問題: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阻礙人們交流的就是語言和文字,世界上有那麽多的語言文字怎麽辦🦹?有語言學家提出一種方案🩼:世界上哪種語言使用人數最多就推廣哪種語言⛑,結果統計中文是16億人,而英語不到6億人🌘。但中文實在太難學了🧑🏿🍼,最終會議只能做出決定:各國在強調母語的同時盡可能多學一點別國語言來過渡一下,將來總要走到文字統一的。現在的趨勢是中文隨著我們國家不斷強盛,肯定會發展壯大。”
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於漪指出,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教育理念:語文教育是培養我們的民族情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語言工具🤌🏼。母語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是一種親情的聯系,而我們現在的人對自己的母語如此不尊重,真是莫大的悲哀💟。
華東師大中文系名譽系主任徐中玉教授認為🌳,古人的作品🎉,能夠用那麽簡單的文字表達出那麽豐富的感情和思想,而今天的風氣卻使許多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把簡單問題復雜到誰都不懂🧑🏽🦱。
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巢宗祺說,語文除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心理的塑造,搞母語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這樣一種民族的文化心理,當然也要有一個多元的心態能夠接受不同的文化。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2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