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28歲的許小姐前一陣子使用手機的頻率明顯加快。讓許小姐手機不停響叫的不是來電話🙇🏽💁🏼♂️,而是手機短信🧑🏽💻。這些短信不是天氣預報、不是朋友問候,而是為她度身量作的招聘信息🚾♦︎。在經歷了10天、接收到第17條手機招聘信息後,她終於選到了稱心的職業☂️,在京城某酒店餐飲部工作。她對這種手機求職方式的評價是👫🚣🏼♀️:便捷、經濟、及時👩🚀、準確👉🏻。
自10月18日北京開通手機求職業務至今,已有近2萬名求職者接受了這種服務🦅,累計接收信息8萬余條,每天在線人數達2000多人👨🏿🦳。
與傳統的招聘會、媒體廣告👩🏻🍳🎮、網上招聘、獵頭招聘等相比🥞,招聘短信手機增值服務更通暢🏦、更有針對性,一些人將之稱為“第五求職中介”🧑🏿💻。
進退自如輕松事
手機短信息求職,就是基於GSM/CDMA接入方式並通過手機瀏覽而建立起來的人才招聘信息的全新發布平臺,也是網上人才信息發布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和延伸🙇🏽♂️。
提供這種服務的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宋堯天說🧑🏼💼,求職者先把自己的相關信息🆓,如個人情況、需要尋找的職業等輸入到北京人才移動網👗,計算機會自動從用人單位儲存的數以萬計的招聘信息中📩,挑選出與用戶個人要求最接近的工作崗位♍️,通過手機短信方式發送給求職者,有時僅需幾秒鐘。不論求職者在任何角落,也不論他是否關掉手機或手機沒有信號,一旦開機或有信息,招聘短信會立即顯示出來。
據介紹,手機求職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用戶免費入網。入網的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網上訂閱😯,登陸到北京人才網www.bjrc.com,進入短信服務,先將手機號註冊,再根據自身情況選取需要的職位,訂製每天需要的信息數量,最後提交即可。二是現場訂閱🩴,至人才服務中心求職登記處現場,參照職位代碼表🛹,填寫註冊表格🧑🏻🙅♂️,提交即可。三是手機訂閱,編輯中文短信息(性別、年齡、工作經驗、學歷、英語水平👨🏻🍼、欲求職位👨🏻🎓、求職地域)發送到988888(中國移動用戶)或997788(中國聯通用戶)即可。四是電話訂閱,撥打免費電話800-810-1715即可。
接收招聘信息🧑🏼🦱🧑🏽🔬。每成功接收一條招聘短信息,收取信息費0.3元,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公司在手機話費中收取。每個職位每天發送的信息數量根據用戶訂製情況而定。
取消服務申請。求職者找到工作後🥬,及時註銷手機短信求職服務。註銷途徑可參照入網的四種方式🧑🏼🌾。
需要強調的是🦾,求職者找到工作後👱🏿,不需交任何費用,也就是說,求職者除了每接收一條短信息0.3元外,從登記入網到找到工作、註銷服務,不再交納任何費用👏🏼。
五大城市先行者
11月21日下午記者在北京人才移動網辦公現場看到🎼,宋堯天和她的兩名同事不時接到求職者電話。從上午10時至11時許,工作人員共接到要求開通手機求職服務的電話五六個🙍🏼,要求取消服務的電話四五個。
宋堯天忙裏偷閑對告訴記者🩴:電話開通這項服務的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用戶都直接用手機短信自動申請、註銷。因此這項服務的成功率不太好推算💪🏻,從來電話要求註銷的用戶看,90%以上都找到較滿意的工作。
記者從他們的登記表上發現🦹♀️,申請這項服務項目的求職者的年齡80%以上在25-35歲之間,成功率較高的職位主要集中在物業管理、銷售、會計🥟👩🏼💻、文秘、司機等。
據介紹,北京並不是第一個推出這種求職服務的城市。今年5月👻,深圳率先推出這種服務,目前他們每天的在線用戶已達到了上萬人🤎;上海市緊隨其後也於9月25日起動了這項服務,目前每天發送的招聘短信息達到3000至4000條;另外,武漢、長春兩市也開通了這項服務。
而就五個先行一步的城市來說👩🏻🦲,開通手機求職服務並不僅限於本市居民🏊🏻♀️,還包括其他省區的求職者。因為他省區企業在網上登記🏃➡️,他們的信息也進入到手機短信數據庫,計算機會自動生成短信息👩🏻🎓,傳送到相關的外地求職人員手機上💒。
水到渠成說必然
近年來手機用戶迅速增加🍮👩❤️👩,據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6億手機用戶,2002年底將達到2億用戶。
北京人才移動網經理李群英向記者介紹說,手機求職的出現有其必然性👩🏽💻。從2000年起,國內幾乎所有新推出的手機都支持中文輸入和短信息服務,在北京大約99%的手機都具有短信收發功能。這為手機求職提供了重要保障。人才招聘的方式和形式從最初的集市招聘、廣告刊登🎦,到委托招聘,以及借助互聯網技術的網上招聘🤲🏽,再到目前的“人才移動網”💐,這折射出社會的巨大進步💤。
李群英說🦒🚜,隨著人才資源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才市場建設從傳統粗放型向高科技含量✂️、高質量服務轉變,以及從有形市場向無形市場過渡,未來人才市場發展的規模和效益不僅僅取決於建築面積、攤位數量🌅、隊伍規模,而是取決於人才信息儲備、信息處理技術🎖、信息使用效率等科技競爭性因素。手機求職對於推動傳統的人才招聘服務方式🧏🏽♂️、方法、手段逐步向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梅香雪白辨優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當多種求職中介擺在你面前🧑🏽🚒,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達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收益、最高的效率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幾種求職中介的特點加以分析🧝🏼♀️✍🏼。
招聘會是歷史悠久的重要求職中介,優點是現場感強,求職者對招聘單位有一個較直觀的認識,同時自己也有發揮能力的渠道。缺點是必須到現場,環境擁擠,找工作就像打仗🧔🏻♀️,而且有大海撈針的感覺🧪。不過,一些地方正在著手改變這一情況🥯,如上海不再舉辦大雜燴式的集市式招聘會,而改為IT業、建築業等專場招聘會。
報紙廣告的好處是信息量大💆🏻♀️🐇、保留時間長🤹,現在許多報紙都設有“人才招聘”專版,各種企業的招聘的廣告密密麻麻,從中仔細尋找,不難找到合適的職位。弊端是許多與自己情況適應和不適應的信息一古腦地出現在一個版面上,查找起來很麻煩,且這種廣告都是見文不見人🕢,企業的實力如何等,求職者不得而知。但媒體也正在改進這一狀況🍛,主要手段就是加以分類。
網上招聘是新興的求職方式,優點是方便,鼠標一點,一切內容一網打盡。但缺點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這種服務🔩,另外許多信息更新太慢🔪,影響了信息的真實性👨🎤。
獵頭公司近年越來越耳熟了,在人才發現上確實功不可沒;但其局限性也很明顯🙆♀️:招聘對象有著嚴格的限製,只是少數中高級人才的“俱樂部”。
當然🧖,手機求職也只是“手機一族”的專利,而且其信息源的廣泛性和服務的準確性,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有關人士認為,由於求職者群體的特征各不相同,因而目前出現的諸多的求職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不存在一方代替另一方的問題,關鍵要在分析自身條件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求職中介👂🏿。(新華社北京12月1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