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張鑫👩‍🦽‍➡️:城鎮化滯後:挑戰與機遇並存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13-07-08  瀏覽:

  各國經濟發展經驗表明🛶,城鎮化與工業化存在著一種互為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城鎮化的每個階段都要靠工業化來推動,反過來城鎮化帶來的各種集聚效應又會推動工業化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如果兩者不能協調發展、同步推進🙋🏼‍♀️,就會出現“過度城市化”,產生嚴重的“城市病”和“農村病”♌️;或者出現“滯後城鎮化”,延緩工業化的進程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印度是“過度城市化”的典型
  從20世紀40年代起,拉美國家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ℹ️,平均只用25年就使城市化率從40%提高到60%,比歐洲實現這一過程快了一倍🧹。但由於城市化速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相脫節,大大超過了工業化速度🐁🤕,造成農業衰敗、鄉村凋敝、城市人口增長過快、失業率高企、城市用地緊張、交通擁擠🪥、公共服務欠缺、環境汙染嚴重😮‍💨、社會治安惡化等一系列經濟與社會問題。
  印度的城市化率雖然不高,但由於實行自由遷徙和土地私有製度🧤,大量身無一技的農民湧入加爾各答、孟買等一線大城市🍙,在缺乏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同樣導致了城市的畸形發展以及貧困、擁擠、環境破壞等問題🐞。印度過度城市化帶來的城市貧民窟🌓,以及由此產生的貧窮、失業、不公平和城市生活的惡化問題更為嚴重👗。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印度的貧民窟人口達到1.7億🤽🏻‍♀️。孟買🚶🏻‍♂️‍➡️、加爾各答等大城市有1/3到1/2的人口居住在貧民窟中🍓。
中國城鎮化帶來挑戰
  中國與拉美和印度不同,走的是一條工業化超前、城鎮化滯後發展的道路。在積極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我國不僅通過戶籍製度人為地阻止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市自由遷移,還曾采取了反城市化的措施👰🏼‍♂️📿,動員甚至強製城市人口大規模向農村轉移。這種違背城市化規律的政策,導致中國的城鎮化從1961年到20世紀80年代末幾乎停止不前,甚至出現倒退🧎🏻。198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只有19.4%,比1960年還低0.3個百分點🏇🏻。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城鎮化水平才開始出現持續上升的態勢,2012年已達到52.57%。但仍然存在人口城鎮化滯後的問題👱🏿‍♂️,表現為按照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水平偏低,只有36%左右,遠低於世界50%以上和發達國家近80%的平均水平🧛🏿‍♂️。
  中國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以及中國特色的“偽城鎮化”和“半城市化”帶來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已日益成為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比如👗,人口城鎮化滯後抑製了進城務工農民的消費需求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投資🙇🏻‍♀️,從而使依靠城鎮化拉動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效果大打折扣🧍‍♂️。農村人口和勞動力不能市民化➜,就業、住所不穩定,會使企業“用工荒”和大城市服務業季節性缺工常態化,影響製造業的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
  城鎮化滯後帶來的社會隱患尤其值得警覺👨‍🚒。除了已經出現的農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城市農民工臨時夫妻等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外,隨著戶籍製度約束及其功能的淡化🧜🏽‍♂️,必將引發更多的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市遷移。尤其是對那些新生代農村人口,他們對城市生活和城市文明無限向往。然而,他們即使在城鎮實現了就業,也難免存在身份等級、身份歧視。還會有許多人哪怕成為無業遊民,也願意滯留在城市,享受城市公共設施和服務♿,成為城市中的“漂一族”🐥。數億農民向城鎮遷移🪰,可能帶來環境汙染、交通堵塞🔪、住房困難☯️、文化破壞、醜陋街道等負面影響。這就不得不讓人產生我國也可能再現拉美和印度過度城市化弊端的擔憂⚓️。
我國非農產業可提供相應就業崗位
  善於認識並勇於迎接挑戰,就可以創造發展的新機遇✈️。正因為我國城鎮化滯後💁🏿‍♀️,工業等非農產業發展可以為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進而能夠有效地避免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拉美和印度曾經出現過的許多問題。數據顯示,在2003年至2012年共10年中🤞,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到1.1億🙅🏻‍♀️,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左右的較低水平,實現了就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和就業形勢的總體平衡。
  盡管去年我國農民工達到了2.6億,企業用工荒卻仍然出現越演越烈之勢🙆🏿‍♀️。如果能有序地引導這兩億多已實現了穩定就業的農民工進城落戶⟹🧧,給予他們平等的市民待遇,不僅能充分釋放出他們及其子女在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和城市對安居、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需求💆🏻‍♀️,還有利於為工業化繼續發展提供所需要的勞動力,包括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緩解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的壓力。此外🗽,加快人口城鎮化也有利於解決城鎮化滯後帶來的上述社會問題。
  這樣🐄,城鎮化就會真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所有這些又會反過來極大地促進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走出一條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協調、共同推進的道路🛕,享受“城鎮化紅利”就可以期待。
     (作者單位💆‍♀️: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
   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2062.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