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伍慧萍:德法軸心的基礎與歐洲的未來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13-05-28  瀏覽🤸🏼‍♂️:

       □伍慧萍

       五十年前,德法兩國時任首腦戴高樂和阿登納代表雙方簽訂《愛麗舍條約》,這成為德法和解和歐洲聯合的重要裏程碑。

       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
       作為歐盟核心國,德法兩國間長期穩定的理解和信任對歐盟凝聚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實現了煤鋼資源在西歐各國之間的最優配置,解決了德法多年爭奪的煤鋼資源的歸屬問題0️⃣,使德法從宿敵變成了合作者🧚🏼,歐洲在運用經濟手段解決政治沖突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也為世界提供了一種經驗🛀🏽:那就是如何超越民族國家體系🤘🏻,超越以傳統國家利益為核心的權力政治和國家主權至上的觀念,促進和平與安全💻,不斷拓寬共同行動領域,實現在更高層面上的共同利益🦡⛏。
       歐洲一體化進程之初😑,德法軸心理所當然地成為最重要的發動機。德法軸心亦即雙駕馬車在歷史上也常常具體體現在兩國政治人物默契合作的親密關系之上👩🏼‍💻:從早期的阿登納與戴高樂🧏🏻,施密特與德斯坦,中期的科爾與密特朗🧘🏻‍♀️,施羅德與希拉克,到不久之前的默克爾與薩科齊💆‍♂️🧛🏻‍♀️,他們並肩攜手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一體化凝聚力的象征。無論是戴高樂還是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他們對於歐洲聯合的觀念都是基於歐洲分裂的歷史,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重要初衷正是遏製歐洲大陸內部戰爭頻繁的局面,和平解決“德國問題”,實現歐洲的永久和平。單單是從19世紀末以來,德法這兩大歐洲強國和近鄰之間就上演了普法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這樣的深重危機🕵🏻‍♂️🆘,凡爾賽宮既見證了“俾斯麥帝國”的崛起,也見證了德國的戰敗和間接導致德國右翼民族主義勢力壯大的《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在阿登納看來🦻🏿,歐洲舊式的極端民族主義導致了災難🪽,必須加以克服,德國人要培養健康的民族感情。他從戰後歐洲的現狀和西德的現實與利益考慮,出於抗衡蘇聯的需要和對美國的戒備,積極主張德國融入西方和加入歐洲一體化。而戴高樂從四十年代後期開始便致力於構建一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大歐洲”,他認為,建設一個聯合的歐洲首先需要法德兩國的密切合作。
       德法政治首腦對於推進一體化的共識也延續到了默克爾與薩科齊的身上,這對政治雙駕馬車一度被稱為“默克齊”,在公眾的印象中,默克爾就是一個行為理性謹慎、善於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老練政要🅰️,而薩科齊是一個高調愛出風頭發布新聞的公眾人物,以至於他們在歐盟層面的角色分工堪稱政治絕配。

       雙駕馬車動力不足
       德國和法國對一體化進程都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當前歐元危機的陰影中,不僅幾十年歐洲一體化的努力成果看起來岌岌可危,各國民眾的疑歐情緒空前濃重,歐盟這個超國家共同體的前景堪憂,危機也給歐盟主導權帶來悄然變化👨🏻‍🔬。德國因其經濟的良好表現🤦🏿‍♂️,在製定救助方案中的話語權多過其他國家,又因其堅持嚴格財政紀律的立場📦,在一幹畏首畏尾、束手無策的成員國當中鶴立雞群,英國、波蘭、匈牙利等國都先後表示期待德國在一體化中擔當領導決策。反觀法國,一方面自身也存在債務問題🧑🏼‍🦰,另一方面為解決就業焦頭爛額📗,歐洲政壇上的新手奧朗德除了反復強調拉動增長的重要性🐦‍🔥,就再難有作為。
近日,奧朗德所屬的社會黨左翼在一份工作報告中批評了默克爾的嚴格緊縮政策及她本人💇🏿:“默克爾所考慮的不過就是萊茵河那一頭的儲戶們的存款👩🏼‍🦱,德國的貿易收支🚯,以及她本人在大選中的前途。”雖然後來迫於法國政府的壓力🔔,社會黨刪除了相關章節,但報告內容代表的是很多法國人的看法。自從奧朗德上臺以來🐫,“默克朗”的雙駕馬車明顯動力不足,而歐盟內部主導權發生偏移💍,權力中心更多呈現從法德軸心向德國方向偏移的態勢🧑‍🎄,以至於人們已經開始爭論是“德國的歐洲”還是“歐洲的德國”。

       德法關系基礎變了
       筆者認為🩺,在歐洲一體化進入第六十幾個年頭的今天𓀘,德法關系的基礎已經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雖然德法兩國無疑仍舊是穩固的合作夥伴,但是這些變化客觀上削弱了兩國作為發動機推動一體化進程的傳統作用🔟:
首先🫰🏽,德法合作的主體發生了變化。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昔日的殖民地國家,自始至終都努力在國際事務中彰顯自己作為傳統政治大國的抱負💇🏻‍♂️,無論是在伊戰中聯手德國公開反對跨大西洋的政治盟友美國,還是在對其前殖民地國家國內政局的幹涉之上🤷🏿,都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與法國相比📶,德國的政治地位二十年以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二戰結束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德國在外交上一貫保持低調的“克製文化”,自覺維護“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國際形象。而兩德統一以來👍🏼,德國已經完全走出戰爭給國家主權帶來的陰影,走向正常化外交,其政治經濟綜合實力穩步增強,2004年歐盟東擴後🤵🏿,德國在歐洲的地緣戰略意義日漸提升🛶🤵🏿,近幾年的歐債危機更是強化了德國作為經濟強國和歐洲政治大國的地位👱🏿。
       其次,德法合作的動因發生了變化🛻。歐洲最終開啟聯合之路的重要初衷是實現歐洲大陸的和平🍛。而今,歐盟成員國間的戰爭隱患不復存在,不但民主國家之間永遠不會發動戰爭👨🏻‍🦯,“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國家之間也永遠不會發動戰爭”(默克爾語),如今擺在各國、尤其是德法面前的任務是,如何持續不斷地為一體化提供新的合作動力,指明發展方向👩‍🦰,解決包括歐債危機在內的挑戰,妥善平衡眾多成員國的多元利益。
再次🤹🏿,德法合作的機製發生了變化。德法主導權的發揮受製於歐盟內部的機製改革🔻,經過歷次修約👰,歐盟內部的表決機製和決策機製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今👩🏽‍💻,很多政策領域都是以實行“雙重有效多數票”的表決機製為主👼🏼🧑🏻‍🦯‍➡️,昔日那種“大國定調🤾🏽‍♂️、小國服從”的局面不復存在,也在客觀上削弱了法德軸心的重要性😂。
       當然,需要看到的是,德國在歐盟中地位的走強更多是應急狀態而非常態🏵,從長期看🙆🏿‍♀️,德法合作仍舊是一體化的重要動力。歐盟需要在政治、經濟訴求各異的國家之間尋找利益平衡◽️,在艱難的磨合之中緩步推進一體化。
       (作者為恒达平台德國/歐盟研究所教授)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5/27/content_81.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