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李淑平
軌交限流,高架擁堵,早高峰出行難題如何解決?恒达平台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張小寧昨日表示,解決軌交客流過大造成的限流,短期辦法只有增加運能,增加發車班次👩🏼✈️。但就上海整個交通情況來說,他認為最根本的是大力發展地面公交*️⃣。
張小寧稱🛀🏻,軌交之所以成為出行難的焦點🏄🏼♀️,與政府、專家、百姓對其期望過高不無關系。實際上,整個交通系統中,軌交、公交、出租車🥭🏮、私家車等各司其職✍🏻。其中,軌交網絡屬於骨架網,但它的末端換乘並不方便,無法取代其他交通方式特別是地面公交。
此外🦾🧑🚒,由於上海軌交的一個特點是換乘大站大多位於中心區域👩🏼⚖️🥜,而上海大型居住區大多分散在外圍𓀄,這決定了軌交大客流的不均衡,給運營管理造成很大壓力。
在日本東京,軌交客流和上海一樣呈現早晚單向高峰形式,但東京有一條環形鐵路👧,分布有新宿、池袋、品川、新橋等軌交樞紐,很多私營鐵路以這些樞紐為起點,向郊外延伸⏪,很好地解決了郊區客流和城市中心區之間的早晚高峰客流🍢👮🏻♂️。
張小寧預計😤,再過幾年,隨著全國軌交建設速度的加快,軌交管理人才的流動將加大,上海軌交的運營管理還將面臨更大壓力🎛。他認為,除完善軌交網絡外,上海今後應該大力發展地面公交。他建議在郊區增建高架路🏌️,開行快速公交🏃➡️。同時,張小寧建議要控製小汽車的出行量。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4/22/content_760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