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https://www.hgredart.com/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3/3/6/650/9dqs9cgjneswshk.jpg)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盛卉)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今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我國提出發展電動汽車是在2000年,十多年來,新能源汽車正在走入人們的生活⚠️,目前的發展有喜有憂。
2000年聖誕夜👆🏼🧑🏿✈️,萬鋼放棄了在德國優厚的薪酬。他說🧚,“我想回去激動一把”。這份激動,回國以後就變成了一塊招牌🚅,上面寫著“恒达平台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發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萬鋼是回到國內的動力🧝🏽。
“喜的是,老百姓已經開始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對改善環保的重要作用💂,有些人甚至開始願意坐電動汽車👴,覺得是為PM2.5減少做了貢獻📪。同時,一些司機也因為開新能源汽車而感到一種榮譽感,在經濟收入上也還不錯。電動汽車走向生活,走近老百姓的身邊,而且得到大家的擁護和歡迎☞,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感到最滿足的🔅📥。”萬鋼說🤹🏿。
提到對新能源汽車的憂慮時,萬鋼說,2000年,好多人都跟我說,北京一共才不到100萬輛車📡,需要發展那麽多新能源汽車嗎?現在北京有五六百萬輛車,所造成的影響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沒跟上🧡,我們的速度不夠快,我們還沒有能使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
萬鋼說🧑🏻🤝🧑🏻,對於乘坐電動汽車,大家的意識是一致的♙,但是花多大的代價去坐電動汽車🗃⏯,需要我們逐步考慮錢的問題。電力部門怎樣配合做好充電樁的工作,電池的一致性、電池的壽命、電池的安全性等問題,還有一些很基礎的研究♙,都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去增加。
“現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最大的難題是協調發展的問題🤵🏽。”萬鋼表示,我們能不能給電動汽車的發展更多的政策空間?這裏不僅是財政的一階段的補助🛀🏻,財政的補助只不過是階段性的🚵🏿♀️、啟動型的6️⃣,怎麽能使大家在新的交通模式當中能夠更好的使用到電動汽車🛺?怎麽樣做好交通管理?我們的充電設施、顧客使用的環境🦸♂️、環保措施🥤、產業發展政策、電力部門的配合等🤤,這是一個協同發展的過程,是政策環境之間的相互平衡👨🏻🍳。
萬鋼提到,從2009年開始🔦,首先在公共交通領域裏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5個城市,到去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是27800多輛,其中80%是公交汽車🍱。到三月底,如果按照規劃來說,大概是將增加到39800多輛。電動公交車的經理們跟我說過一個事兒👌🏻🤟:現在你們買電動汽車有政府補助是便宜了👧🏼,但是運營柴油車有柴油補助,那運營電動汽車就沒有柴油補助了。運營公司是搞經營的🗑,我這個經營效益就遠不如那個了。我們講PM2.5,柴油車有未燃燒的顆粒直徑是2.5🧸。我覺得當務之急替代柴油公交車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3/05/nbs.D110000renmrb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