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諸大建9️⃣:超越公交優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2013-01-04  瀏覽:

  如何跳脫出就交通談交通的局限,將公共交通規劃與城市空間管理結合起來?諸大建希望用“超越公交優先”這一概念碰撞傳統的視角和思維方式

  李剛

  [ 緊湊城市、功能混合概念是“超越公交優先”的理論基礎,它實質上是一個城市發展和管理思路的提升問題 ]
  面對日益嚴峻的私人汽車導致的城市交通壓力,2004年以來各級城市紛紛推出公交優先策略。但這一策略不僅面臨私人交通難以遏製的擠壓和挑戰👴🏼,也被與城市膨脹與規劃失靈等一系列問題捆綁在一起。
  上個月在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城市學高層論壇上🤸🏼,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提出“超越公交優先”這一概念。
  “1990年開始的汽車城市政策,鼓勵私人汽車出行,導致了中國城市的交通擁堵;2004年開始的公交優先戰略💁🏼⛱,在城市空間管理缺乏的狀態下,導致了通勤時間越來越長;現在需要轉向減少交通出行優先戰略,建設短出行的城市,從城市的功能混合上解決問題。”諸大建如此梳理自己對中國城市交通的觀察與判斷🧑‍💻。他徑直指出當前的公交優先策略存在先天問題👴:“我們的公交優先戰略不考慮城市規模和出行距離,對於人口超過1000萬甚至超過2000萬🏄🏻‍♂️,空間已經蔓延化的上海🌀、北京也籠統地強調公交優先。”
  “城市土地功能分離是因,大幅度增加交通出行量是果。在交通量增大的情況下,無論小汽車出行(導致交通擁堵),還是公交優先(導致通勤時間拉長),均是治標之策。可惜我們現在的公交優先政策只是就交通論交通,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城市結構問題🍨。”諸大建由此強調城市交通管理與城市空間管理的協調統一。
  “讓公交優先服務於城市攤大餅需要防止,可惜,中國城市公交優先政策在助長後者。”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城市過度郊區化,然後所謂公交適應城市,用公交替代私人交通進行功能聯系🧑‍🍼;另一方面,公交延伸郊區化,然後所謂城市適應公交🛏,進一步職住(工作地與居住地)分離。
  “沒人質疑中心城區公交優先的合理性,但是無限製地把公交線路,無論是地鐵還是巴士延伸到郊區城市👨🏻‍🎤,是否是明智的安排9️⃣,是有疑問的。”諸大建針對當前諸多城市的現狀發問。
  城市功能的分離性發展——公交線路延長特別是向郊區延伸——職住分離傾向增加——上班通勤時間延長(最近幾年來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均通勤時間一直在延長)😿。在諸大建看來🙅🏽‍♀️,“最好的交通戰略是通過功能混合減少城市不必要的出行🤛,而不是創造不必要的出行然後用公交去滿足👓。”

  轉向城市空間管理
  第一財經日報🏌🏽‍♀️:你緣何提出“超越公交優先”的概念💂🏽‍♀️,怎麽理解這個概念🥑?
  諸大建:我解釋一下是什麽、為什麽和怎麽做這三個問題。先講講是什麽的問題。現在誰都沒有反對公交優先,一般都認為私人交通導致交通擁堵,所以私人交通應該用公共交通替代,公交優先是天經地義的。首先應該肯定🛋🐊,私人交通不如公共交通❔,但我要講的是🏇🫎,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都是就交通論交通。私人交通是交通供給導向的一種管理模式👩‍❤️‍💋‍👩,不管需求對不對,我保證供給,馬路建設得多一點▪️、寬一點,保證私人交通工具通行。公交優先比私人交通好在哪裏?它從滿足供給轉向對管理私人出行☂️,抑製小汽車出行👨🏻‍🎨,路權首先滿足公共交通,從供給管理轉向需求管理。
  公交優先只是從交通的角度考慮問題🚧,沒考慮城市空間的公共出行是否必要。“超越公交優先”即是從交通的供給管理💪🏿、需求管理轉向城市空間管理,用短出行城市替代長出行城市。假如你住在松江🧨🤦🏿,但上班在張江,通勤時間至少一個小時👩🏻‍🦼,工作和居住的地點距離很遠,即便有公交聯系🍃,這種分布是否合理?公交線路越拉越長🙏,城市區域功能越分越開,導致公交通勤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均通勤時間越短🖕,往往也說明城市空間生活質量越好。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城市通勤時間如今變得越來越長。
  日報:在北上廣這類特大型城市,通勤線路和時間拉長,繼而導致交通壓力加劇和城市生活質量下降,應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諸大建🧑🏿‍🎓:我提出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前瞻的意味。現在中等城市、二三線城市也已經出現汽車擁堵問題,接下來也要搞公交優先🌘。我要說的是,今天的解決方案不要變成明天的問題🦹,北上廣的公交優先是今天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將導致明天通勤線路越來越長,當下已經很明顯表現出來了🧑🏽‍⚖️。每天來回兩三個小時花在路上🪑,基本是無效率📎、無產出的時間😲,沒有任何生活質量可言🧘‍♀️。特大城市的問題🧝🏼‍♀️,可能也會成為大中城市的問題,這些城市也在走功能分離的道路🌛。
  北上廣是老城市,有過去30年城市擴大的原因🏃🏻‍➡️,也有歷史遺留的城市格局原因,但我們的中小城市,包括未來的城鎮化還有2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大部分城市可以未雨綢繆。即使是上海這類城市,本來也可以考慮把功能問題處理得更好一點🧑🏼‍🦱。比如陸家嘴(11.89,-0.01,-0.08%)🚣🏼‍♀️,建設啟動時只有單一的金融區商務功能,沒有相應的居住功能,也沒有商業休閑功能👩🏼‍🎤,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適合居住和生活,上班族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樓與樓之間都是交通要道,穿馬路都很難🛌,陸家嘴可是上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城區。
  正是因為城市空間管理的失誤🧑🏽‍🍼,導致新城建設引發了問題。今天的公交問題考慮不周,又會變成明天的問題👨🏻‍🦲。今天以為公交優先是很好的方案,但停留在就交通論交通上,而不是將交通與城市空間管理相結合,不能解決問題。我提的這個問題可能聽起來有點超前,但十八大後城鎮化將成為拉動中國發展的一個主要動力,現在提有必要➝。
  “超越公交優先”的說法雖然是我提出的,但是國外上個世紀發展起來的緊湊城市、功能混合概念是理論基礎🕵️‍♂️,它實質上是一個城市發展和管理思路的提升問題,我在第二屆城市學高層論壇上發言,大家都在談公交優先,我就用“超越公交優先”這個觀點來提醒大家註意其中存在的問題✋🏼。

  功能緊湊的城市
  日報🪭:能否詳細闡述可能被公交優先策略掩蓋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現在是否得到管理者的重視?
  諸大建:這有關為什麽的問題。現在的公交優先策略掩蓋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城區功能分離,通勤時間越來越長。問題的症結就是空間管理不科學。中等城市發展起來後還會借用這個模式,為什麽不能把功能搞得緊湊一點💃?
  上個世紀30年代的《雅典憲章》強調城市規劃應該功能分離,過去30年對我們的市長和專家有明顯影響💂🏽。當前,傳統的城市規劃思想還在影響城市政府的決策。最近5年來大家開始反思這個問題,但沒有把反思與公交發展聯系在一起。我只是進一步將功能分離的城市發展與公交發展聯系到一起🎲,認為被動的公交優先會強化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郊區城市是中心城區的依附👨🏻‍🚒,還是獨立的城市🧛🏿‍♂️?我們把地鐵延伸到嘉定🧑🏻‍🦽‍➡️、松江、青浦,地鐵線越拉越長,地鐵本來是中心城區的通勤工具,現在到底是把郊區新城作為城市功能的延伸,還是希望讓新城發展為獨立的多功能城市🧍?地鐵把功能分離的空間進一步拉開🎊,這又是個問題🧼。
  國外的經驗是有意不把地鐵延伸到郊區新城👂,在郊區就地把各種功能豐富起來。新城建設的目標應該是功能齊全的👨‍🍳、獨立的城市,而不是依賴中心城區的單功能城市或所謂衛星城市。
  日報:如果想讓新城“自然生長”🧖🏽‍♂️,當前的公交策略反而起到了製約的作用⚖️?如何讓新城成為功能豐富的相對獨立的城市?
  諸大建:新城建設一開始就應該綜合規劃成為多功能的獨立城市,然後分步實施到位,最後達到擺脫對中心城區的依賴。中心城區和郊區城市之間的地鐵延伸應該謹慎、有所控製,這樣雖然在開始的時候會有所不便🧏🏻,但不會導致中心城區與郊區新城之間的大規模🧑🏻‍🦼🚵🏿‍♀️、潮汛式通勤。國外郊區新城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經常是城市鐵路而不是延長的地鐵🧔🏻‍♀️。
  我們總是希望以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延伸帶動新城建設和人口外溢,但這樣的帶動反而抑製了新城的獨立發展。上海的郊區新城建設進行了十余年,但還是沒有發展為獨立的城市🦹🏿‍♀️,解決不了生活🧑🏻‍🦼、就業等問題,仍是單一功能🙇🏼‍♀️。這樣的長線通勤一定程度上有人為的因素🕶。新城附庸於中心城區,結果就是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線路越來越長。
  公交優先在一定範圍內,在中心城區內是可以消解私人交通的擁堵,但它如果無限地延長,結果導致通勤時間增加,不但不能解決城市功能合理分布問題,反而助長了功能分離的依賴🕜。6000多平方公裏的上海行政區域不應該是一個單一的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集群💌。在整個上海行政區域範圍內,公交沒有限製地越拉越長,這種公交優先是不合理的,也是恐怖的。當然,這裏還有一個房價的問題🖐🏼。中心城區房價太高,在那裏工作的人也不得不到郊區買房。

  交通與城市的融合
  日報:你認為以上問題的解決之道是什麽?到底如何“超越”🐛?
  諸大建:這是怎麽做的問題。其實,公共交通與城市空間之間既可以有惡性的反饋和循環,也可以有良性的反饋和循環🙌🏿。日本的做法是通過公共交通引導多功能區域發展👩🏿‍🎓🈵。日本的地鐵站和高鐵站都是多功能的區域,在站點周邊發展出商務🔢、居住、休閑功能🎅🏼,每個樞紐周圍都形成一個小型城區🌃。我們現在建地鐵,旁邊沒有配套設施🤡,僅僅把地鐵當作交通的延伸。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地鐵站周圍區域都具備綜合功能,在這個區域內能依靠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解決基本需求。
  我們的情況是就交通論交通,要麽是城市引導交通,要麽只是把地鐵建過去🏄🏼,但附近一直很荒涼,沒有帶動附近城區發展👨🏿。包括現在全國各地的高鐵都是孤立分布,沒有讓交通引導城市功能發展🏋🏿👶🏿。
  交通與城市發展必須結合起來。一種情況是公交適合城市(所謂DOT)👨‍👧‍👦⬇️,在已經發展起來的城區,結合人口密度情況,進行公共交通布點;另一種是城市適合公交(TOD)👩🏽,雖然某個區域還沒有發展起來🏭,但通過引入公共交通使其發展成為多功能的城區🚽。
  我們的問題是交通脫離城市,交通線引出去但與城市建設沒什麽關系🚶‍♂️‍➡️,交通線接進來,卻又是選擇功能單一的區域🤵🏽‍♂️。未來20~30年,還有幾億中國人要進城🦣,未來的城市化不能犯上一波城市化的錯誤,然後再搞功能分割下的公交優先。新城建設有跨越式發展的機會,不應該走功能越分越開、交通線越拉越長、兩者惡性反饋和循環的老路。“超越公交優先”的目標是要建設更好的城市空間🧷、創造更好的城市生活,而不僅僅是建設更好的交通。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384651.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